肠癌的症状

如题所述

便血: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对有血便或持续大便潜血阳性病人,应首先考虑到有大肠肿瘤的可能,并应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黏液便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血相混;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 腹泻或便秘交替:若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腹痛和腹胀: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贫血与消瘦: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当有以上表现时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最好去做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肠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第一、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第二、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变细或者变扁,甚至出现血便、黏液便。第三、腹痛或腹部不适。第四、腹部包块。第五、肠梗阻的症状。第六、贫血以及全身的症状,比如消瘦、乏力、低热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比如电子结肠镜检查或者肛门指诊检查明确诊断,才可以及早积极的对症治疗。
  肠癌的预防要从几个方面说,如果是高危人群的要特别密切的去筛查检查。第一、是有过大肠癌肿瘤手术史的病人,仍然是高危人群,其他部位还可能长。第二、是亲属里面有大肠肿瘤病史的人就属于高危人群。第三、有过腺瘤摘除的病人,建议1年之后再去复查,再生腺瘤息肉的概率比较高,也属于高危人群。还有炎性肠病,就是克隆氏病或者叫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类的病人本身就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再就是摘掉胆囊的病人,通常也是大肠肿瘤的高危人群,应该比一般的人群更加高频的去筛查。对于非高危人群,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没有高危因素的,也没有大便改变的,建议5-8年一定要做一个肠镜筛查。每年做血和大便的筛查或者新兴的试剂盒筛查都是可以的。对于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3-5年做一次筛查,对多发肠道息肉摘除的病人建议每年做肠镜筛查,这里只根据老百姓或者病人的危险度来分层、建议。肠镜是金标准,也是最方便、最可靠、最准确的,是目前其他的检查难以取代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21-08-27
肠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第一、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第二、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变细或者变扁,甚至出现血便、黏液便。第三、腹痛或腹部不适。第四、腹部包块。第五、肠梗阻的症状。第六、贫血以及全身的症状,比如消瘦、乏力、低热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比如电子结肠镜检查或者肛门指诊检查明确诊断,才可以及早积极的对症治疗。
第3个回答  2024-01-03
肠癌即大肠癌,也就是临床所说的结直肠癌,临床上分为左侧结直肠癌和右侧结肠癌。
其早期临床症状比较隐匿,常见仅是大便潜血阳性,很难发现。排便习惯与大便性质改变,是本病最早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者有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也就是大便频次多、大便排不尽。或者有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腹泻、糊状大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可无明显粘液脓血。如果伴有肠梗阻,还可以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晚期出现腹部包块、贫血、低热、消瘦、乏力和腹水等全身症状。总之,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腹部包块为主,左侧结直肠癌则以便血、腹泻、便秘、肠梗阻为主。
第4个回答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