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当代学生初中文言文(49—60)翻译

如题所述

49.★★★吕僧珍无私
【译文】
吕僧珍当官,不徇私情。他的侄子把贩卖葱当作谋生的手段,在吕僧珍回到故乡做官时,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吕僧珍说:“我承受国家重大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正当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请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呢?你只应当赶快回到葱店里。”吕僧珍老家住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是官府的房子,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大我私人的住宅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私 ②荷 ③咸 ④益

2.翻译:

①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

②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___美德。

【参考答案】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扩大

3.严以律己,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译文】
隋朝皇帝曾经责备一个官员,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错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刘行本在这个时候站在皇帝面前说:“陛下您不因为我没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边,我说得如果对,陛下你怎么能不听呢?我说得如果错,应该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皇帝收敛了容颜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那个被鞭打的官员。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译: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参考答案】

1.(1)鞭打(2)稍微(3)放(4)怎么可能

3.D

51.★★★李生论善学者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

1.解释;

(1)志 (2)说 (3)逾 (4)盍 (5)迨

2.翻译:

(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3.上述选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参考答案】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2.★★★子产论政宽猛

【译文】

郑国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执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它并和它嬉戏,就会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很难实施。”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太叔执政,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用宽厚的政策。郑国于是出现很多盗寇,他们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夫子的话,不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民众就会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厚的政策来调和严厉的政策,又用严厉的政策来补充宽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调和。

【阅读训练】

1.解释:

(1)服 (2)鲜 (3)焉 (4)则 (5)此 (6)少

2.翻译:

(1)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译文】

唐朝刘崇龟镇守南海。有个富商子停船在江岸边,看见岸上一所高门大户里有个美貌的女子,一点也不回避人,于是调戏她说:“今夜我要到你的屋里去。”女子听了,也没有显露出为难的样子。到了夜里,果然敞开门户等待着富商子的到来。忽然,有个强盗闯入女子的房间,女子以为是富商子来了,立刻欣喜地迎了上去,而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便用刀割断了女子的咽喉,逃走了。富商子随即来到,一脚踩在血泊中滑倒,听见颈血涌流之声不止,这才发觉有人倒卧在地,径直跑回船上,连夜解开缆绳逃去。女子之家循着血迹追踪到江岸,便向官府提出控告。官府派人追捕,抓到富商子投进监狱,拷打审讯。富商子招认了全部经过情况,只是不承认杀过人。刘崇龟查看凶手遗落的杀人刀,原来是把屠刀,于是下令说:“某日要大宴,全境的屠夫都要集中在球场,等候分配宰杀任务。”集合起来不久,又宣布解散,命令屠夫们各自留下屠刀,第二天再来。等屠夫们散后,刘崇龟便让人用杀人刀换下一口刀来。第二天,众屠夫纷纷认领了自己的刀走了,只有一个站着不动,说:“剩下的这口刀不是我的刀。”问他是谁的刀,回答说:“是某人的刀。”刘崇龟急忙命人前往捕捉,结果该人早已潜逃。于是便用另外一名应当处死的囚犯假充是富商子,在天将黑时予以处决。潜逃的罪犯听到这个消息,返回家中,当即被捕获正法。富商子犯了夜入人家之罪,仅被判处杖刑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殊不 (2)谓 (3)维 (4)踪 (5)俟 (6)亟 (7)毙

2.翻译:

(1)亦无难色,启扉待之。

(2)富商子坐夜入人家,杖背而已。

3.盗贼本为窃财,为何要杀人?富家子未杀人,为何要逃走?

4.刘崇龟换刀给你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死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

54.★★★苻融验走

【译文】

前秦的苻融担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劫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她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他们二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过了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冤枉好人呢!”贼于是服罪。原来这是因为这个贼如果善于奔跑,决不会被人抓住,所以就知道不善跑的人是贼。

大概辨明诬陷的方法,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不被欺骗迷惑,才能够精通。苻融检验赛跑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白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孰 (3)乃 (4)既而 (5)正色

2.翻译:

(1)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2)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3.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是贼,其依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4.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55.★★★申包胥如秦乞师
【译文】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亡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亡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靠着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着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如 (2)乞师 (3)社稷 (4)逮 (5)顿首

2.翻译:

(1)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2)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

3.选文中有两个“亡”字,请分别写出它们在各句中的含义。

(1)其亡也 (2)如楚之遂亡

4.申包胥用什么办法感动了秦哀公而出兵的?(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译文】

我听说土地广粮食就充足,国家大人口就多,军队强盛兵士就勇猛。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臣民,所以能显示他的德行。因此,地域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本邦,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也来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竟然抛弃百姓来资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成就其他诸侯的霸业,使天下的贤士退避而不敢往西来,停住脚步不敢入秦,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1)让 (2)就 (3)却 (4)资 (5)业

2.翻译:

(1)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选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

57.★★★悬赏纳谏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于是向全军发布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辈兄弟或我国君的同姓的人,只要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击退吴国的人,我就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准备好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虑,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不能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这就像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天一下雨,人们一定要用它。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了会稽山,然后才寻求有谋略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意见,哪有什么迟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阅读训练】

1.(1)于 (2)知 (3)虽 (4)乃

2.翻译:

(1)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3.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

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的这句话是提醒勾践:

【参考答案】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58.★★★扁鹊治病
【译文】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人有病,一起去找名医扁鹊,求他给他们治疗。扁鹊就给他们治疗。两个人的病痊愈了以后,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先前的病从外侵入内脏,本来药物和针石就可以治愈的。你们现在有与生俱来的病,它和身体一起长;现在我给你们治疗,怎么样呢?”两个人说:“希望先听听我们的病症。”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心志柔弱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如果对换你们的心,你们都能好了。”扁鹊就给他们两个喝了毒酒,让他们昏迷了三天,接着剖开他们的胸膛,取出他们的心脏,再给他们对换了过来,并喂给他们奇药,两人就醒了,和从前一样健康,于是二人告别扁鹊回去了。于是公扈回到了齐婴的家,并拥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却不认识他。齐婴也回到了公扈的家,占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也不认识他。两家人因此打起了官司,求扁鹊来分辨缘由。扁鹊说明了此事发生的原因,官司才解决。

【阅读训练】

1.解释:

(1)囊 (2)已 (3)攻 (4)虑 (5)伤 (6)善

2.翻译:

(1)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

(2)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

3.扁鹊为什么要把公扈和齐婴两个人的心对换?

【参考答案】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

59.★★★狄梁公与娄师德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做官,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表现。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许 (3)咎 (4)矜

2.翻译:

(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谒 (2)意 (3)具 (4)怪

2.翻译:

(1)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其人愧甚而退”,综观全文,萧氏子是为自己的什么行为而感到羞愧?由此可见,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6
49.★★★吕僧珍无私
【译文】
吕僧珍当官,不徇私情。他的侄子把贩卖葱当作谋生的手段,在吕僧珍回到故乡做官时,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吕僧珍说:“我承受国家重大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正当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请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呢?你只应当赶快回到葱店里。”吕僧珍老家住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是官府的房子,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大我私人的住宅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私 ②荷 ③咸 ④益

2.翻译:

①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

②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___美德。

【参考答案】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扩大

3.严以律己,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译文】
隋朝皇帝曾经责备一个官员,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错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刘行本在这个时候站在皇帝面前说:“陛下您不因为我没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边,我说得如果对,陛下你怎么能不听呢?我说得如果错,应该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皇帝收敛了容颜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那个被鞭打的官员。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译: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参考答案】

1.(1)鞭打(2)稍微(3)放(4)怎么可能

3.D

51.★★★李生论善学者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

1.解释;

(1)志 (2)说 (3)逾 (4)盍 (5)迨

2.翻译:

(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3.上述选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参考答案】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2.★★★子产论政宽猛

【译文】

郑国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执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它并和它嬉戏,就会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很难实施。”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太叔执政,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用宽厚的政策。郑国于是出现很多盗寇,他们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夫子的话,不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民众就会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厚的政策来调和严厉的政策,又用严厉的政策来补充宽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调和。

【阅读训练】

1.解释:

(1)服 (2)鲜 (3)焉 (4)则 (5)此 (6)少

2.翻译:

(1)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译文】

唐朝刘崇龟镇守南海。有个富商子停船在江岸边,看见岸上一所高门大户里有个美貌的女子,一点也不回避人,于是调戏她说:“今夜我要到你的屋里去。”女子听了,也没有显露出为难的样子。到了夜里,果然敞开门户等待着富商子的到来。忽然,有个强盗闯入女子的房间,女子以为是富商子来了,立刻欣喜地迎了上去,而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便用刀割断了女子的咽喉,逃走了。富商子随即来到,一脚踩在血泊中滑倒,听见颈血涌流之声不止,这才发觉有人倒卧在地,径直跑回船上,连夜解开缆绳逃去。女子之家循着血迹追踪到江岸,便向官府提出控告。官府派人追捕,抓到富商子投进监狱,拷打审讯。富商子招认了全部经过情况,只是不承认杀过人。刘崇龟查看凶手遗落的杀人刀,原来是把屠刀,于是下令说:“某日要大宴,全境的屠夫都要集中在球场,等候分配宰杀任务。”集合起来不久,又宣布解散,命令屠夫们各自留下屠刀,第二天再来。等屠夫们散后,刘崇龟便让人用杀人刀换下一口刀来。第二天,众屠夫纷纷认领了自己的刀走了,只有一个站着不动,说:“剩下的这口刀不是我的刀。”问他是谁的刀,回答说:“是某人的刀。”刘崇龟急忙命人前往捕捉,结果该人早已潜逃。于是便用另外一名应当处死的囚犯假充是富商子,在天将黑时予以处决。潜逃的罪犯听到这个消息,返回家中,当即被捕获正法。富商子犯了夜入人家之罪,仅被判处杖刑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殊不 (2)谓 (3)维 (4)踪 (5)俟 (6)亟 (7)毙

2.翻译:

(1)亦无难色,启扉待之。

(2)富商子坐夜入人家,杖背而已。

3.盗贼本为窃财,为何要杀人?富家子未杀人,为何要逃走?

4.刘崇龟换刀给你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死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

54.★★★苻融验走

【译文】

前秦的苻融担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劫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她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他们二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过了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冤枉好人呢!”贼于是服罪。原来这是因为这个贼如果善于奔跑,决不会被人抓住,所以就知道不善跑的人是贼。

大概辨明诬陷的方法,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不被欺骗迷惑,才能够精通。苻融检验赛跑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白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孰 (3)乃 (4)既而 (5)正色

2.翻译:

(1)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2)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3.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是贼,其依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4.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55.★★★申包胥如秦乞师
【译文】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亡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亡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靠着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着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如 (2)乞师 (3)社稷 (4)逮 (5)顿首

2.翻译:

(1)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2)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

3.选文中有两个“亡”字,请分别写出它们在各句中的含义。

(1)其亡也 (2)如楚之遂亡

4.申包胥用什么办法感动了秦哀公而出兵的?(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译文】

我听说土地广粮食就充足,国家大人口就多,军队强盛兵士就勇猛。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臣民,所以能显示他的德行。因此,地域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本邦,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也来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竟然抛弃百姓来资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成就其他诸侯的霸业,使天下的贤士退避而不敢往西来,停住脚步不敢入秦,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1)让 (2)就 (3)却 (4)资 (5)业

2.翻译:

(1)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2)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选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

57.★★★悬赏纳谏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于是向全军发布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辈兄弟或我国君的同姓的人,只要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击退吴国的人,我就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准备好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虑,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不能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这就像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天一下雨,人们一定要用它。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了会稽山,然后才寻求有谋略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意见,哪有什么迟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阅读训练】

1.(1)于 (2)知 (3)虽 (4)乃

2.翻译:

(1)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3.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

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的这句话是提醒勾践:

【参考答案】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58.★★★扁鹊治病
【译文】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人有病,一起去找名医扁鹊,求他给他们治疗。扁鹊就给他们治疗。两个人的病痊愈了以后,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先前的病从外侵入内脏,本来药物和针石就可以治愈的。你们现在有与生俱来的病,它和身体一起长;现在我给你们治疗,怎么样呢?”两个人说:“希望先听听我们的病症。”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心志柔弱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如果对换你们的心,你们都能好了。”扁鹊就给他们两个喝了毒酒,让他们昏迷了三天,接着剖开他们的胸膛,取出他们的心脏,再给他们对换了过来,并喂给他们奇药,两人就醒了,和从前一样健康,于是二人告别扁鹊回去了。于是公扈回到了齐婴的家,并拥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却不认识他。齐婴也回到了公扈的家,占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也不认识他。两家人因此打起了官司,求扁鹊来分辨缘由。扁鹊说明了此事发生的原因,官司才解决。

【阅读训练】

1.解释:

(1)囊 (2)已 (3)攻 (4)虑 (5)伤 (6)善

2.翻译:

(1)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

(2)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

3.扁鹊为什么要把公扈和齐婴两个人的心对换?

【参考答案】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

59.★★★狄梁公与娄师德
【译文】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做官,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表现。

【阅读训练】

1.解释:

(1)为 (2)许 (3)咎 (4)矜

2.翻译:

(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谒 (2)意 (3)具 (4)怪

2.翻译:

(1)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其人愧甚而退”,综观全文,萧氏子是为自己的什么行为而感到羞愧?由此可见,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第2个回答  2013-01-07
吕僧珍当官,不徇私情。他的侄子把贩卖葱当作职业,在吕僧珍回到故乡做官时,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吕僧珍说:“我承受国家重大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正当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请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呢?你只应当赶快回到葱店里。”吕僧珍老家住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是官府的房子,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搬迁它来扩大我私人的住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