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防治香蕉园缺乏营养元素?

如题所述

(1)氮素营养与施肥。由于香蕉产品的经济效益高,蕉农对氮肥直观效应的片面追求,目前南方蕉园土壤缺氮现象并不普遍,但是,因香蕉氮肥过量而产生肥害的实例则屡见不鲜。氮肥过多的症状有假茎徒长,叶片宽大而肥厚,叶色浓绿,果实贪青迟熟,耐贮性差。

在高温高湿的雨季,南方蕉园管理不到位,杂草丛生,施肥不及时,香蕉根系与杂草竞争养分,常发生氮素缺乏症。叶距缩短出现“莲座状”簇顶,叶色淡绿,叶片中脉、叶柄、叶鞘带红色。通常情况下,可结合灌水或雨前适时适量施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速效氮肥,每次每公顷追施氮肥45~75千克,每年3~5次。在干旱或发生缺氮症状时,可叶面喷施2%~3%尿素水溶液,间隔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2)磷素营养与施肥。香蕉对磷的需求量较少,2~5月龄期是吸收磷素最快的阶段,抽蕾期后吸收的磷素约为营养生长阶段的20%。磷素充足,香蕉地下球茎肥大,地上假茎和叶片健壮,果实甜味足,口感好。若磷素供应不足,地下茎和地上部分生长受阻,首先老叶边缘失绿,继而叶面上出现紫褐色斑点,相继蔓延形成“锯齿状”枯斑。缺磷严重时,幼嫩叶片呈深蓝绿色,较老的叶片卷曲,叶柄易折断。通常情况下,在种植香蕉前要施足基肥,每公顷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与过磷酸钙100~150千克混合施入定植穴内。若发现有缺磷症状时,叶面喷施过磷酸钙1%~3%或磷酸二氢钾0.3%,间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3)钾素营养与施肥。由于我国钾素资源匮乏,国产钾肥供不应求,进口钾肥价格高。随着香蕉产量的提高,土壤钾素的投入不足以补充果实携出的钾量,因而南方蕉园缺钾现象尤为突出。香蕉是喜钾作物,钾素是香蕉生命活动中的一个关键性营养元素。缺钾的典型症状是生长量减少,叶片小,老叶早黄,叶缘有紫红色斑块或呈焦枯状,中脉弯曲。抽穗较迟,果穗小,产量低,品质差。

蕉园缺钾的防治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根系吸收钾的能力。二是加强土壤管理。如生草法、有机物覆盖法以及良好的土壤水分管理,均能减少土壤中有效钾的淋失。实践证明,在坡地蕉园当收获2~3代果实后,将遗留的假茎及其废弃物埋入地下,腐烂后能提高土壤有效钾的含量。三是增施钾肥。通常每公顷施硫酸钾或氯化钾375~750千克。有缺钾症状时,叶面喷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1.5%或磷酸二氢钾0.5%溶液,每次间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对矫治缺钾也有一定效果。

(4)钙素营养与施肥。香蕉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南方蕉园酸性土壤易引起有效钙的淋失,蕉农又很少施用钙肥,故导致香蕉缺钙现象经常发生。香蕉最初缺钙的症状表现在幼叶上,靠近中脉的侧脉变粗,叶缘出现失绿叶斑,继而向中脉扩展,呈锯齿状叶斑。有时还会发现“穗状叶”,即一些叶片变形或几乎没有叶片。

蕉园缺钙的防治措施:一是蕉农必须重视中量元素肥料钙、镁、硫的施用。二是南方蕉园酸性土壤必须经常施用石灰,调整土壤pH为6~8。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为香蕉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以利于根系对钙的吸收。通常每公顷施石灰3000~7500千克,沙壤土少施,黏壤土多施。对石灰性土壤的蕉园,若土壤pH在8.5以上,一般每公顷施石膏240~3000千克。有缺钙症状时,叶面喷施硝酸钙0.3%~0.5%溶液,间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对矫治缺钙也有一定效果。最好喷施氨基酸螯合钙1000~1500倍液,虽然价格偏高,但效果明显。

(5)镁素营养与施肥。香蕉需镁量较高,南方多年连茬种植老的蕉园最易出现缺镁现象。缺镁症状大多发生在香蕉生育中后期,尤其以果实形成后多见。首先是叶序发生改变,叶缘中脉逐渐变黄,叶鞘边缘坏死,叶柄出现紫色斑点等。

蕉园缺镁的防治措施:一是要平衡施肥,严格控制铵态氮肥和钾肥的用量,以免影响对镁素的吸收。二是施用镁肥。对于因土壤过酸引起香蕉缺镁,最好施用镁石灰,既可降低土壤酸度,又能提供镁营养,一般每公顷用量为750~3000千克,也可施用硫酸镁,按镁(Mg)计30~60千克/公顷。每年施用基肥时,有机肥料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一般每株香蕉施入钙、镁、磷肥1千克,对防治缺镁症也有良好效果。发生缺镁症状时,叶面喷施硫酸镁钙1%~2%溶液或硝酸镁0.5%~1%溶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至缺镁症状消失。

(6)硫素营养与施肥。香蕉在营养生长期吸收养分的速率最快,抽蕾后减缓。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硫素主要由叶片和假茎供给,因此,植株缺硫会导致果穗很小或难于抽生,幼叶严重失绿呈白色。

蕉园缺硫的防治措施:重视含硫肥料的施用,如每年定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每公顷500千克。如发生缺硫时,结合追肥增施含硫化肥或叶面喷施含硫液肥0.5%~1%,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矫治缺硫症效果明显。

(7)铁素营养与施肥。生长在石灰性土壤的香蕉缺铁症状非常普遍,其典型症状是首先幼叶失绿,继而整个叶片变成黄白色,夏季较轻,春秋季较重,干旱时更严重。

蕉园缺铁的防治措施:蕉园为石灰质土壤必须经常施用铁肥。每年施用基肥时,注意腐熟的有机肥料或绿肥与硫酸亚铁或硫磺粉混合施用,以降低土壤pH,矫治缺铁症效果较明显。发生缺铁现象时,可及时叶面喷施0.3%~0.5%硫酸亚铁或腐殖酸螯合铁,间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8)硼素营养与施肥。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的蕉园常出现缺硼症状。经测定,成土母质含硼量低的土壤开发成的蕉园,发病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只有0.01%~0.14%。缺硼典型症状是香蕉植株叶面积变小,叶片畸形、卷曲,叶背面出现特有的垂直于叶脉的条纹。

蕉园缺硼的防治措施:除选育抗缺硼品种、不要过量施用石灰及防止土壤干旱外,还应多施有机肥料和硼肥作基肥。种植前有机肥与硼肥混施于栽植穴内,一般硼砂用量为每公顷7.5~15千克。在幼果期前叶面喷施硼砂0.2%~0.3%,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9)锌素营养与施肥。石灰质土壤或过量施用石灰的土壤pH偏高,常出现香蕉缺锌症状,植株幼叶变小,变为披针形,叶背面有花青素显色,随着幼叶的展开而逐渐消失,叶片展开后出现交错性失绿。有时果实呈淡绿色,果形扭曲。

蕉园缺锌的防治措施:矫治缺锌常用的锌肥是硫酸锌,叶面喷施硫酸锌0.2%~0.5%与尿素0.5%混合液或含锌的氨基酸复合微肥600~800倍液,间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0)锰素营养与施肥。香蕉生长在富含碳酸盐的土壤,质地轻、有机质少的淋溶性土壤,以及在低温、弱光照和干燥气候的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缺锰症。首先,第二片或第三片幼叶叶肉淡绿色并出现极细的网纹,继而叶缘“锯齿状”失绿,叶脉仍保持绿色。

蕉园缺锰的防治措施:一是对石灰性土壤上香蕉产生缺镁症时,可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同时,掺施硫磺粉,提高土壤酸度。二是基施或喷施硫酸锰。基施硫酸锰每公顷15~30千克,喷施硫酸锰0.2%~0.5%与尿素0.5%混合液或含锰的氨基酸复合微肥600~800倍液,间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较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