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研发前要准备什么工作?

如题所述

在进行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装)的研发前,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进行:
1. 电子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电子设计,包括确定PCB的尺寸、层数和拓扑结构,确定电路的布局和布线,选择合适的元器件等。
2.
元器件采购:根据电子设计的需求和规格,进行元器件的采购工作。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供应商、与供应商沟通以获得技术支持和样品,以及确保元器件的可获得性和质量。
3.
PCB设计:使用PCB设计软件,将电子设计转化为具体的PCB设计文件。这包括创建电路原理图、布局设计、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进行网络规则检查等。在PCB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EMC(电磁兼容性)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4.
制造文件生成:根据PCB设计,生成制造文件,包括Gerber文件、钻孔文件、布局图和组装图等。这些文件将用于PCB的制造和组装工作。此外,还需要生成BOM(Bill
of Materials)清单,列出所需的元器件和数量。
5.
制造和组装厂商选择:选择合适的PCB制造和组装厂商。根据项目需求(如质量、交货时间、成本等)进行评估和比较,与厂商洽谈并确保其具备所需的能力和经验。
6. 原型制造:在进行批量生产之前,通常需要制作一些原型或样品,进行验证和测试。这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并进行性能验证。
7. PCBA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PCBA测试计划,包括电气测试、功能测试等。确定需要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先是可行性评估:
.产品规划根据市场和客户调研结果,初步确认产品定义和需求,提交《XX产品规划书》,内容应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客户,产品功能和外观定义,质量标准等。
产品规划召集项目,研发相关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召开可行性分析会议。会议中讨论产品的概念可行性,工业设计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生产可行性,成本可行性,资源可行性,会议输出《XXX可行性评估报告》(可行性评估不是所有项目开发必须的,一般在新平台、新技术导入,或者资源不足,或者存在其他技术、测试、管理类风险的情况下开展。如果不安排产品可行性分析会议,产品需要提《产品定义书》给到项目部,明确产品的功能、配置、外观和质量要求、特色功能和卖点。)
2项目立项:
在产品可行性没有问题的情况,项目根据《产品定义书》内容,明确《产品配置表》。
项目召集研发各部门、品质、产品、商务开项目立项会议,讨论《产品配置表》的具体实现方案和注意事项。讨论完毕后,项目经理安排各部门责任分工,明确在项目过程中的任务和完成时间。项目立项会议结束后,项目经理要发出会议记录,并更新《产品配置表V1.0》
3.设计开发及验证:
设计开发阶段,是多个部门交叉并行,其中有存在相互的制约关系。具体流程参考以下各部门的描述和最后的流程图关系。对于整机项目,必须按照T0工程样机试装,T1小批试产及测试检讨,T2中批试产及测试检讨和最后的量产阶段。

开发第一步: 产品部任务
项目立项任务下达后, 产品部要求输出2D线框图, ID图纸
基带任务
基带组根据《基带开发流程》规范,按照《项目配置表》设计电路,安排评审,并输出设计结果。同时安排项目必须的配件,如LCD,camera的打样。要求的设计输出为《XXX电路原路图》《XXX电路评审报告》《XXX软硬件接口》《XXX电子BOM》,《XXXLCD制样图纸》《XXX Camera制样图纸》《XXX附配件接口定义》产品调试阶段要求输出《XXX基带测试报告》《XXX 电子ECN》。项目量产前根据需要安排PCBA和LCD ,Camera 封样。
结构部任务
结构部依据《结构部开发流程》,根据产品提供的2D 线框图和《项目配置表》内容,完成项目的堆叠设计并评审,工程,基带,射频等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如果是整机项目,堆叠完成后进一步整机结构设计并评审,跟进磨具开发。结构部输出文档为《XXX2D板框图》《XXX堆叠》《XXX堆叠评审报告》《XXX整机设计指引》《XXX拼版工艺图》《结构件工艺图档》。整机项目要求《XXX MD图档 》《XXX MD评审报告》《XXX结构BOM》以及3D图。各个部件的开模、打样的结构件工艺图档。调试阶段,结构需要根据公司或客户的品质要求,修改结构设计或跟进磨具修改,已达到全部整机测试项目通过的状态。最后安排结构BOM更新及器件封样并给出图档存档或发放。
工程任务
工程组依据《工程组开发流程》,根据结构提供的2D 板框图和基带提供的电路图,完成布局设计并配合结构完成3D堆叠设计。堆叠确认以后完成layout 设计及Cam设计。工程组要求输出的设计文件为《XXX .PCB 》 文件及升级说明 《XXX GERBER》《XXX 发板文件》《XXX SMT文件》《XXX layout评审报告》《XXXX测试点位置》。协助完成整机设计指引。调试阶段负责处理PCBA和整机ESD方面的问题,中试协助。
射频任务
射频组依据《射频部开发流程》,根据《产品配置表》确认射频方案,并协助基带完成电路设计并检查。设计输出时《XXX射频音频layout评审报告》《XXX天线评估报告》《射频、音频参数文件》。 调试阶段主要调试和测试PCBA射频和音频性能,整机项目需要调试天线和音频效果,主要负CTA或FTA等相关认证工作。设计输出《XXX射频测试报告》 《XXX音频测试报告》《XXX OTA测试报告》。
软件部 技术支持部 与堆叠关系不大, 中试部任务:中试部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软件测试,PCBA测试,整机测试(含配件测试)。以下分别对三个部分阐述工作内容。
设计变更
设计验证过程中,会出现设计没有达到测试标准或者不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需要通过设计更改来修正设计,已达到设计目的。设计更改必须经过测试验证方能发出。设计更改的发出需要以正式的书面文档形式发出,并交相关部门。
量产
PCBA或者整机每一次试产完毕以后,进行相关调试和测试。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人员进行试产总结,重点讨论在生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点,以及各问题点的解决方案和时间。如果项目总结没有生产和测试的问题点或者遗留的问题很小,评估风险很低,可以签署量产评估报告,同意量产。否则应当修改后继续试产评估。整机必须经过T0到中批的阶段的验证方能导入量产。原则上规定 小批至少100,不超过200,中批至少500,不超过1K。量产前安排所有相关器件的封样。
第2个回答  2019-02-17
一块新设计的电路板经过SMT、波峰焊或手工焊接后变成了PCBA,算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然而从PCBA到最后定型交付工厂量产,中间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工作。很多年轻的电子工程师对于PCBA和电子产品系统调试步骤和各阶段具体要求不清楚,常常导致开发调试效率低下,甚至损毁待测电路板。更可怕的是将有功能或性能缺陷的设计转到量产阶段,给公司造成巨额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亲身实践,总结出从PCBA到产品定型的九个步骤,高效完成了多款电子产品的研发工作。
第3个回答  2019-02-17
个人推佩特电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