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春茶、夏茶、秋茶怎么辨别?

如题所述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早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芽叶细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明前普洱茶分有头纲茶和二纲茶。“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
普洱夏茶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因为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普洱秋茶则是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普洱冬茶是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春、夏、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

在中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2月上旬至1月下旬。
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茶区,包括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和西南茶区,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暑、秋四季茶。

但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为的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
那么不同季节的茶有何异同点?

春茶

一般把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

春茶在茶树营养物质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后,叶肉往往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相对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条索也更加紧结重实。

这也是春茶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茶

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

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秋茶

秋天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冷干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

秋茶的汤色、滋味在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较为平和,但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7
根据三个季节该茶特点辨别:
普洱茶春茶的特点
冬天,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经过一冬的修养,春茶所含的内含物质是最丰富的,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这是春茶和夏秋茶相比很细微的差别。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春天害虫还没苏醒,春茶基本没有病虫害,无需施肥打农药(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目前茶山的现状就是大部分茶园都已经开始施肥打农药以保持产量),因此春茶属于无污染保健品。 潜伏一个冬天之后,第一拨春茶,即明前茶是质量最好的,香气馥郁,内质丰厚,茶汤有厚重感,滋味沉稳内敛,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普洱茶夏茶的特点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所以夏茶采摘要及时,由于生长太过快速,营养摄入跟不上,所以夏茶有点徒有其表的意思,内质含量并不如它的外形一样壮硕,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在夏天温度比较高,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所以一般夏茶适合制熟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在后期可转化的物质较多,转化空间自然大。   
夏茶的口感淡薄,由于一夜暴长,根基不够牢固,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不够,导致夏茶汤水单薄,苦涩明显,尤其涩味不易化,一般夏茶是由产量较大的厂家用于拼配中。
普洱茶秋茶的特点
秋茶品质仅次于春茶,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 在这种情况下,秋茶叶条较春茶瘦弱,尤其叶片的厚度明显降低,口感汤质淡薄,滋味弱,连带着苦涩也较弱,有种清淡如水的感觉,但秋茶也有过人之处,秋茶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高香,香气高亢缭绕,有种喷薄而出的气势,再加上它苦涩低,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
第3个回答  2020-12-07
1、在春茶鉴别方法上,我们都知道在冬天,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2、夏茶鉴别方法:
  西双版纳的夏天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进入持续性周期性的雨季,茶树生长快,茶叶质量远远不如春茶。普洱茶的夏茶外形一般都是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由于雨季的影响导致茶叶鲜爽度和口感的协调度降低,所以夏天采摘的茶叶多经过渥堆发酵制成熟普作为口粮茶。3、秋茶普洱鉴别:
  秋茶,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在鉴别秋茶普洱时,我们可以细细看秋茶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第4个回答  2020-12-07
  每年2-5月所采摘的普洱茶茶菁所制作而成的茶品为春茶,9月下旬-11月所采摘之茶制作而成的茶品为秋茶。普洱茶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以茶品的功效、滋味做出综合评价来看,春茶无疑是其中综合评价最高的,其次是秋茶。而之所以会如此,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春茶和秋茶其内含物质的差异。首先从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来看,春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度肯定是比秋茶要高。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每年秋茶采摘之后,茶树就开始进入较长的修养期,从秋天开始气温降低直到寒气未散的初春时节,因为气温都较低,茶树呼吸作用减弱,茶树得以保留、积蓄更多的营养物质,为来年春季茶叶的萌发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第二、春季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光照不强,不易使得茶叶生长过快,内含物质过多消耗。同时一部份能够提升茶叶品质的物质也在此时快速合成,如决定茶叶鲜爽度的氨基酸,较为典型的如使得普洱茶能够生津甜润的茶氨酸,并且这一时期茶叶内对身体有益的维生素也在此时大量生成。

  所以在春季合适的生长环境,以及茶树在修养期积蓄的丰富营养物质,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春茶的内含物质较之秋茶更为丰富是毫无疑问的。

  云南本就不是四季分明的省份,云南的秋季气温、光照与春季都较为相似,因此虽然相比于春茶,秋茶缺乏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内含物质不如春茶丰富。但因为气候因素,普洱茶秋茶内一部分芳香物质和膳食纤维,在此时含量并不低,使得秋茶香气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