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令狄仁杰惭愧,酷吏都拿他没有办法,这位牛人是谁?

如题所述

武则天时期,她希望大臣们能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统治,她不会过分苛刻地对待手下,愿意和手下及时沟通,友好互动。但是,武周朝的政治环境充满凶险,在武周时代,武则天靡下的大臣即使被她器重,也要学些保身方法,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大臣们最怕的不是武则天,而是酷吏和外戚。酷吏抓人不分青红皂白,外戚整人不分是非曲直,他们勾结在一起,趁着朝臣下朝抓了起来,连夜突审,第二天罪状就告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也不能一一回护,何况她最怕大臣们有什么异动,为了防患于未然,她也不想过多干涉酷吏们的行为。于是,大臣们既要保命,又要做事,多数大臣还隐隐盼望着扭转朝纲,扶正李唐王室,他们纷纷寻找适合自己的君臣相处之道。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娄师德,他的一大特征是善忍。

娄师德进士出身,有一次高宗李治为了防御吐蕃,下诏招募猛士,娄师德十八般武艺无一精通,一介书生前去应募,李治认为他很有志气,许他从军。他在大唐边境屡屡立下战功,令人刮目相看。李治爱才,屡屡提拔娄师德,武则天也喜欢他既有能力又低调的个性。娄师德不负众望,对吐蕃作战八战八捷,他靠着自己的功劳一直升官,官至宰相。

娄师德是个宽厚的人,从不与人口舌纷争。他与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一起入朝,娄师德因为肥胖而行动迟缓,李昭德等他等得不耐烦,随口骂道:“我因为一个乡巴佬耽误了这么长时问!”娄师德也不生气,反而笑了笑说:“我要不是乡巴佬,谁还能是乡巴佬?”对任何攻击,他都能忍耐,以致酷吏们都没法找他的麻烦。

有一年,娄师德的弟弟去地方当官,娄师德为他践行。酒过三巡,娄师德对弟弟说:“我虽然才能有限,却蒙圣宠当了宰相,你呢,如今当了州牧,也是个不错的官职,今后不知有多少人忌妒我们兄弟,你说我们兄弟如何才能避免灾祸呢?"弟弟明白哥哥的意思,立刻说:“从今往后,即使有人一口唾沫唾到我脸上,我也不会还嘴,更不会还手,只会擦了它,当作没有这回事。”娄师德摇摇头说:“不对,你不应该擦掉它,应该把它留在脸上等它自己干。这样才能代表你心中没有不满。”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由来。

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忍耐力被很多人笑话,但他却也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在最严苛的朝廷氛围下确保了自身的安全。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生存方法,却并不轻贱自己,而是努力为国效力。他为官清廉,还善于识别、选拔人才,帮武则天选了不少人才,却从不居功,也不在意别人是否知道他的好处,是真正的君子。

大臣狄仁杰素来看娄师德不顺眼,连武则天都知道这件事。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爱卿,你知不知道联为何重用你?”狄仁杰说:“陛下重用,是因为为臣的文章和品格都还过得去。”武则天摇摇头,随即拿出十几封奏折递给狄仁杰。狄仁杰展开一看,竟然全是从前娄师德向武则天推荐他的奏折,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能够得到提拔,全是娄师德的功劳,而自己一直以来都对娄师德不敬,娄师德却没有任何怨言。狄仁杰惭愧不已,方才知道娄师德的高风亮节,非寻常人可比。

娄师德这样的君子倘若活在唐高祖、唐太宗时代,必然会得到更多的礼遇,也不必随时随地屈就自己,不过时不我与,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对混乱的时代,尽管大唐处于发展期,但武则天的政治风格必然造成臣子们的谨慎和避祸。以娄师德魏元忠就是代表。徐敬业起兵时,魏元忠作为李孝逸的监军,在战场上起到了最大的作用,可以说,朝廷军队能够如此迅速取得胜利,魏元忠的功劳最大。此役后,武则天擢升他为洛阳令,成为国都最高的长官。魏元忠刚直不阿;不久就得罪了周兴、来俊臣等人,几番审问,魏元忠的“罪状”被落实,还是武则天念在魏元忠的功劳,将死刑改为流放。

改判的诏书到达刑场的时候,手拿诏书的宦官以及身后的侍卫大呼:“有圣旨!刀下留人!”那时候周兴、来俊臣等人正兴致勃勃地等待魏元忠人头落地,刑场外这么一嗓子,让他们黯然失色。倒是刽子手本来就不想杀害忠良,听到后立刻扔下刀,扶起魏元忠,魏元忠却淡定地推开他的手说:“不知道这赦令是真是假,不可造次。”等到宣旨完毕,他才施施然地叩头谢恩,站起身来。古代行刑都有百姓围观,他们看到魏元忠如此从容无惧,都为他大声喝彩。魏元忠高大的形象,衬得周兴等人越发狼狈。

武则天念着魏元忠的才能,不久又把他召回朝廷。回到朝廷的魏元忠依然故我,看不惯酷吏们的行径,酷吏们自然也想尽快整倒他。于是,来俊臣又一次状告他谋反,武则天依然从轻发落,让魏元忠去重庆当官。临行前,武则天忍不住问魏元忠:“爱卿啊,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罪名?”魏元忠面不改色地说:“微臣就像一只鹿,那些喜欢罗织的小人就像猎人,非要把我做成肉末不可。他们靠杀人飞黄腾达,我的罪名还能少吗?”

魏元忠与娄师德正好相反,娄师德什么都忍,魏元忠什么也不忍,要维持官场的正气和为臣的气节。武则天心里明白,所以屡次改判,从轻发落。魏元忠就在酷吏的一次次折腾下,不屈不挠地斗争着。武则天呢,冷眼看着双方你来我往,只在关键时候帮一帮忙。

虽然有酷吏、有男宠、有外戚在朝堂横行,但武周朝堂的气氛并不是死气沉沉,暗无天日。武则天本人并不是一个喜怒无常,说不得也劝不得的老妇人,相反,她是一个颇为讨喜又开朗爱笑的女人,有文化,有胸襟,还有手腕,如果不考虑她的所作所为,她很值得人欣赏。她和大臣们的关系,多数时候也是宽松愉快的,即使大臣偶尔说了几句讽刺,她也能像对沈全交那样,挥手便忘。她要的只是大臣们不起反意,其余的,都可以宽容。

有一次,武则天和大臣们聊天,有人恭维她德行出众,她也沾沾自喜。对大臣们吹嘘她养的猫很善良,和一只鸟在同一个笼子里,却不忍心吃掉鸟。立刻有大臣表示不信。武则天就命人捧来一个笼子,里边有猫有鸟,相安无事。大臣们只好夸奖两句,有些大臣对武则天的把戏心知肚明,故意一直逗笼子里的猫和鸟,时间一长,猫饿了,咬起鸟吃掉,大臣们哈哈大笑,武则天也不生气,一笑了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