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上册化学的知识点

如题所述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
3.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5H O
CuSo +2NaOH===Cu(OH) ↓+Na SO CuSo 溶液为蓝色
用途(1)可以用CuSo 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
(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HCl+Al(OH) =AlCl +3H O 2HCl+MG(OH) =MgCl +2H O
HCl+NaOH=NaCl+H O
(3)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 )与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
化学方程式: 2HCl+CaCO =CaCl +H O+CO ↑
用途: 可以用来检验CO 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 气体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 O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Fe O +6HCl=2FeCl +3H O Fe+2HCl=FeCl +H ↑
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 CuO+2HCl=CuCl +H O
5.酸的个性:
(1)盐酸(HCl)
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
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HCl+AgNo =AgCl↓+HNO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2)硫酸(H SO )
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
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
E.检验稀硫酸(或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 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4)硝酸(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 )化合物叫做碱.
2.碱的性质:
(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4)碱+盐=新碱+新盐
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3. 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 )
A、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B、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
C、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E、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
b.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
c.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
F、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G、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 和
(2)氢氧化钙
A、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B、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
C、
(3)鉴别 和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 气体(或各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 .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
1、几种常见的盐:
(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
(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
2.碳酸钙( )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 是一种难溶的盐;
(3) (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食盐( )
(1)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2)
三、盐水性质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
四、盐的制取
1.酸、碱、盐的溶解性
只有 、 、 、 、 溶. :全溶
只有 不溶 :只有 不溶 :只有 、 、 溶
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
五、盐与化肥
1.常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2.氮肥:(1)作用:长叶; 尿素:
(2)工业制法:
(3)铵盐检验:铵盐与碱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磷肥——长根,常见磷肥:过磷酸钙
4.钾肥——长茎,常见钾肥:草本灰(主要成分是 )、氨化钾( )、硫酸钾( )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1.只有排在氢以前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成盐和水;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金属的性质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盐=金属+盐
三、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多”变“一” 2.分解反应:“一”变“多”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一、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和碳酸盐除外)
二、有机物特征: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三、常见有机物
1.尿素—— 乙炔—— 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
2.甲烷—— (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具有可燃性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生成,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内壁变模糊
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糖类 2、蛋白质 3、脂肪

第二章基础知识分析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 物理 性质不同。
如 颜色 、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密度 、 溶解性 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 化学 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 组成 、 用途 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 纯净物 和 混合物 。
1.纯净物:由 一种物质 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 元素组成 不同,可分为 单质 和 化合物 两大类。
1.单质:由 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 金属 和 非金属 :
金属如铁,铜、镁等; 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 非金属
颜色 具特殊的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
延展性 具良好的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
可锻性 具良好的可锻性 不具可锻性
硬度 比较硬 硬度不一致
导电性 良好的导电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
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性 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
密度 密度高 密度低
熔点 熔点高 熔点低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 有机化合物 和 无机化合物 。
2.1 有机化合物:含 碳 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 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 氧化物 、 酸 、 碱 和 盐 。
1.1 氧化物:由 两种元素 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 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 和 非金属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 全部是氢离子 的化合物。
1.3 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 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的化合物。
1.4 盐:由 金属 (或铵根)阳离子和 酸根 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 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点燃 点燃 ∆
S + O2 ==== SO2 C + O2 ==== CO2 C + 2S === CS2
(2)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 == H2CO3 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 ∆ ∆ 点燃
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 3Fe + 2O ==== Fe3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
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三)、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碳 、 一氧化碳 和 氢气 。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
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 2Fe + 3CO2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
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试管口加了胶塞。 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 ÷ 纯净物的质量
(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 纯净物质量 ÷ 纯度
(四)、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物质转化的规律
(1)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如
Ca CaO Ca(OH)2 CaCO3、
(2)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盐。如
C CO2 H2CO3 Na2 CO3、
(3)金属 + 非金属 无氧酸盐。如2Na + Cl2 === 2NaCl
(4)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如Na2O + CO2 === Na2CO3
(5)酸 + 碱 盐 + 水。如HCl + NaOH === NaCl + H2O
(6)盐 + 盐 新盐 + 新盐。如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8)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
(9)金属 + 盐 新全属 + 新盐。如Fe + CuSO4 === Cu + FeSO4
(10)金属 + 酸 盐 + 氢气。如Fe +2HCl === FeCl2 + H2
1.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2.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
(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及 有机合成材料 。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
(1)铁锈蚀条件: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 水泥 、 玻璃 和 陶瓷 。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
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
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 合成塑料 、 合成纤维 和 合成橡胶 。
五、材料的发展:
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1、分类:

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H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
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
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S + O2==== SO2
(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
4P + 5O2 ===== 2P2O5
(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
C + O2 ==== CO2 (氧气充足)
2C + O2 ==== 2CO(氧气不足)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2Mg + O2==== 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Cu + O2 ==== 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
3 Fe + 2O2 ==== 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 对应的酸
CO2 + H2O ==== 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 对应的碱
CaO + H2O ==== Ca(OH)2
K2O + H2O ==== 2KOH
CuO、Fe2O3则不能,因其对应的碱不溶。
三、金属的冶炼
1、常见的三种还原剂:C 、CO 、H2等
C + 2CuO ===== 2Cu + CO2 3CO + Fe2O3 ===== 2Fe +3CO2 H2 + CuO ==== Cu + H2O
2、H2还原氧化铜实验:
(1)现象: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
(2)操作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
3、氧化还原反应:

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1、物质转化规律简图:

(1)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2)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3)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I2的几种方法:
(1)金属+酸:Mg + 2HCI === Mg CI2 + H2
(2)金属+盐:Mg + CuCI2 === Mg CI2 + Cu

(3)酸+碱: 2HCI + Mg(OH)2 ==== Mg CI2 + 2H2O
(4)酸+盐: 2HCI + MgCO3 === Mg CI2 + H2O + CO2
(5)盐+盐: MgSO4 + BaCI2 === BaSO4 + Mg CI2
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CI + AgNO3 ==== AgCI + HNO3
NaCI + AgNO3 ==== AgCI + NaNO3
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2SO4 + BaCI2 ==== BaSO4 + 2HCI
Na2SO4 + BaCI2 ==== BaSO4 + 2 Na CI
3、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CaCO3+ 2HCI ====CaCI2 + H2O + CO2
Na2CO3 +2 HCI==== 2NaCI + H2O + CO2
4、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六、物质的推断:寻找突破口。
1、常见沉淀
Cu(OH)2兰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AgCI、BaSO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
2、溶液颜色
Cu2+溶液蓝色:CuSO4溶液、CuCI2溶液为蓝色;
Fe3+溶液黄色:FeCI3溶液为黄色;
Fe2+溶液为浅绿色:FeCI2溶液、FeSO4溶液为浅绿色。
3、氧化铜和碳粉为黑色,铜为红色。
七、物质的俗称:
烧碱、苛性钠:NaOH ; 纯碱、苏打:Na2CO3 ;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生石灰:CaO ;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 胆矾:CuSO4 5H2O
八、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问题:
1、相互间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例如:
H+和OH-,Ag+和CI-,Ba2+和SO42-,H+和CO32-等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3、背景: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 。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
一、金属材料
1、合金: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即形成合金。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大。
2、钢和生铁:是铁和碳元素形成的合金。
3、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
4、金属防锈措施: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7
哪个版本的?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还是鲁教版追问

人教版

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