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答案

如题所述

1、枕式无砟道岔铺设条件评估、与线下工程交接应符合相关规定。
2、道岔钢轨件、混凝土岔枕、扣件及各类垫板等部件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
3、订购道岔时,应按设计文件确定道岔钢轨焊接与胶接接头位置和数量,并明确钢轨长度预留量、焊缝宽度等。
4、道岔应在工厂内组装、调试,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出厂时,制造厂应对产品零部件依据相关条件进行检验,并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铺设图、铺设说明和发货明细表等。
5、道岔正式铺设施工前应进行首组道岔铺设施工,道岔首组铺设质量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全线道岔的铺设施工。
6、应统筹考虑道岔的生产、运输和铺设等环节的实施方案,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7
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经统筹研究,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条件下,将到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大于6、25m,但在区段站及以上的车站,特别是咽喉区道岔,最大移动量不得大 于0、5m。
国家铁路正线上的道岔轨型,应于正线轨型一致,站线和地方铁路、专用线、铁路专用线上的道岔轨型,可用不小于与其连接的主要线的轨型。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同时,道岔前后应各铺1节长度不小于6、25米与道岔同型的钢轨,在困难情况下,长度可减小到4、5米。
两前后道岔间距小于9米时,道岔轨型应一致或两道岔直接用异型轨连接。设有轨道电路的道岔,两不同轨型道岔间的距离,尚应满足设置绝缘接头的要求。不同轨型连接处,不得设置绝缘接头。
道岔轨面应与连接的主要线的轨面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可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至警冲标止的范围内顺接。道岔应按现行标准图或设计图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轨接头处的岔枕间距应于区间轨道同类性钢轨接头处轨枕间距一致,并使轨缝位于间距的中心。单开道岔的岔枕 应在直股外侧取齐。
转折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道尖端应与基本轨密贴。第一连杆处的最小动程应:直尖轨为本142mm,曲尖轨为本152mm,弹性可弯尖轨为180mm.
轨距允许偏差:有控制锁的尖轨尖端处应为±1mm,其他各部位应为+3mm、-2mm。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438mm.追答

轨枕的间距应根据运量、行车速度及道床类型等条件决定。间距较小时,路基、道床、钢轨以及轨枕本身所受作用力均小,但间距过小则增加工程费用,且影响道床的捣固作业。轨枕间距一般为52~62厘米。中国铁路一般以每公里铺设轨枕的根数间接显示轨枕间距。

追问

这答案在哪里找到的

追答

百度百科

追问

对着没,这答案

追答

我觉得靠谱

追问

我也感觉

第2个回答  2014-09-17
什么追问

是关于铁路的问题,帮我在网上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