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幼儿园开设科学教育有必要吗?

如题所述

传统应试教育给中国孩子带来什么?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曾对全球20个国家做过一项国际性教育评估调查。其中,中国儿童以”计算力第一,想象与创造力倒数第五”的两极化特征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计算力是应试教育下可训练的产物,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从孩提时代起极易流失的柔软天赋。在强调是非对错、以分数结果为导向的“灌输式”应试教育下,我们儿时脑海中那些天马行空、层出不穷的点子和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最终消磨殆尽。

当中国儿童在应试教育中变得默守陈规的时候,一项国际前沿的新时代精英教育理念已在几年之间风靡全球。

“STEAM”——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几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合成词——将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交叉融合,注重探究与思辨的过程和理论的实际应用,启发孩子在动手实验中主动思考、提出假设、自发实验、自主论证。

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变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变结果导向为注重过程,是“STEAM”教育最具颠覆性的部分,更是当下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最优途径。在3-6岁的幼儿园阶段尽早介入,通过增设探索、求知模式的科学实验课程,让孩子在亲自操作、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发现并理解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获得探索能力、想象与创造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增长。

基于此,松唐美育科学教研团队携手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云峰博士,创设国内首套落地幼儿园、专为3-6岁中国儿童量身定制的“松果科学实验室”互联网双师课程。

高教授从事科研工作二十余载,曾参与“神舟十号”首次太空授课设计。在本次为学前低龄儿童研发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将高深的科学原理用有趣、浅显、易操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习之前首先充分调动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是高教授与松唐美育科研团队重点攻克的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沉浸式的动画情境演绎,将抽象的科学原理、深奥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有趣又直给的方式演绎呈现。将科学课程变成探索解谜的奇幻旅程,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动手实践充满期待。

在操作中,由清华大学教授亲自为各个年龄段儿童设计研发的课堂“小发明”,巧妙的构造为孩子留足发挥创意和探索尝试的空间。不求马上成功,而是注重在不断的动手试错和改善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独立或互助的实践中自主探寻知识、发现小小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将所学所悟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不是每个孩子长大后都一定会成为科学家,但我们期望每个孩子都能从小具备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事物的思维方式,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艺术素质之外,赋予孩子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多元能力的加持,为未来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非常的必要,因为科学教育就是应该从小树立起的,孩子本来就爱玩,可以让孩子在一边玩的过程中,一边欣赏科学的魅力。
第2个回答  2021-01-21
有必要,提前发现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
第3个回答  2021-01-21
我个人认为开设科学的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科学,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引导。
第4个回答  2021-01-21
如果幼儿园有足够的教学资源的话我觉得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可以的,而且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开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