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片哪个部位肉好

如题所述

羊肉片一般选用肉质纤维细、口感嫩的部位。

后腿肉:肉质纤维细而软,瘦肉纯、嫩,鲜而不柴,最适合涮食;

脊背肉(也叫太阳卷):位于背脊上的整块肉,外层肥而不腻,内层瘦而嫩滑;好肉禁得起涮,可谓久涮不老;

上脑肉: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特点是脂肪沉积于肉质中形似大理石花斑,质地较嫩,是涮食佳品。

介绍一道羊肉片的做法:

羊肉萝卜汤

1,羊肉片 250克左右

萝卜 100克

水 800克

葱 2段

姜 2片

花椒 8粒

枸杞 10粒

食盐 2克

1,我们先烧一些开水,水800克左右,我做的这个量,饭量小的两人餐,饭量大的一人餐。

2,烧水的时间,准备萝卜100克左右,削皮后切成萝卜片,切薄片,硬币薄厚就行了,这样萝卜熟的快。我用的青萝卜,大家也可以用白萝卜,或是胡萝卜。同时切一些葱段,姜片。

3,水开后放萝卜片,放葱段,姜片,花椒,煮1分钟左右,萝卜片稍微变软,颜色变浅就可以。

4,萝卜片变软后放10粒枸杞,放2克左右的盐。这时候尝一下汤的味道。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一些胡椒粉等调味料。

5,放入羊肉片,半斤左右,煮到羊肉飘起来,变色就可以了。水沸腾了就可以关火了。

6,表面洒一点香菜或者小葱点缀一下,简单的羊汤就做好了。

萝卜羊肉汤,比较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不喜欢太多调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

羊肉营养价值:

1.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较猪肉牛肉高。

2.羊肉与猪肉忽和牛肉比,钙、铁、维生素C含量更多。

3.羊肉具有独特的膻味,主要是因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后,羊肉便不会再有膻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06
羊肉分档

头尾部分:
1、头 皮少肉多,可用来酱、扒、煮
2、尾 绵羊尾多游,用来爆、炒、氽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前腿部位:
3、前腿 胸部肉适宜烧、扒;其他的肉多筋,只适宜烧、炖、酱、煮等。
4、颈肉 肉质较老,夹有细筋,可用于红烧、煮、酱、炖及制馅。
5、前腱子 肉老而脆,肉中夹筋,适宜酱、炖、烧等。

腹背部位:
6、脊背 外脊肉可用来涮、烤、熘、爆、炒、煎等;里脊肉是羊身上最嫩的两条肉,外有少许的筋膜包住,去掉膜筋后用途与外脊相同。
7、肋条 无筋,肥瘦兼有,适宜涮、烤、炒、爆、烧、焖、扒等。
8、胸脯、腰窝 胸脯肉质肥多瘦少,用于烤、爆、炒、烧、焖等;腰窝肉质老,质量较差,适宜酱、烧、炖等。

后腿部位:
9、后腿 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很广。(小百货语:差不多什么都行。)
10、后腱子 肉质和用途与前腱子(5)相同。

  1、脖颈即脖颈肉。质地老,筋多,韧性大。适于烧、炖及制馅。

  2、上脑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质地较嫩,适于熘、炒、氽等。

  3、肋条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很合,质地松软。适于扒、烧、焖和制馅等。

  4、哈利巴包着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连,质地较老,适于炖、焖、烧 等。

  5、外脊脊骨两侧的肉。纤维细短,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颈下、两前腿间。肥多瘦少,无筋。适于烧、焖、扒等。

  7、里脊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条肉。纤维细长,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后端,羊尾前端。有一层夹筋,肥瘦各半。适于炒、爆等。

  9、磨档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质地松软,适于爆、炒、炸、烤等。

  10、黄瓜条(包括底板)磨档前端,三岔下端。质地较老,适于炸、爆等。

  11、腰窝后腹部,后腿前。肥瘦夹杂,有筋膜。适于炖、扒等。

  12、腱子前后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称前锤子,后腿上的称腱子。肉中夹筋 ,筋肉相连,适于酱制。

  13、羊尾绵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浓香,膻味较重,适于炸和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