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的人要怎么样叫醒

我的一个朋友有梦游的习惯,我们有不知道要怎么样叫醒他才不会有事,叫他的名字有怕他死掉,所以就劳烦大家了,谢谢!!!

唤醒疾患包括梦游、夜惊及意识不清的唤醒等三种疾患。这类的疾病乃是病患从深度睡眠期觉醒,但却无法完全清醒过来,而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或行为。隔天醒来,对昨晚发生的事件一点都不记得。
孩童的唤醒疾病通常没有精神或心理上的问题; 然而成人却常见到有精神或心理上的诊断,但即使你治疗他的精神心理疾病,唤醒病患并不会改善。孩童的唤醒疾患通常没有梦的记忆,如果有,也是片片断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成人却常见有活生生的梦。
多项睡眠生理脑波仪通常显示病患从深度睡眠期醒来,醒来后的脑波依然可处在深度睡眠期,或变成浅度睡眠期,甚至处在清醒的状态。
a.意识不清的唤醒特征是患者在晚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睡眠期间,通常是从深度睡眠期觉醒过来,由于他们并无法完全恢复意识,而导致意识混乱,半梦半醒,讲了一些颠三倒四的话或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通常有躁动的现象,隔天早上醒来,对昨晚发生的事毫不知情,尽管事件的发生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此症好发于睡眠不足或沉睡的人。
.夜惊主要发生在4到12岁的孩童,盛行率约3%,男孩多于女孩,有时可见到患童有家族史此症的特征是从前三分之一晚上的深度睡眠期觉醒,常伴着尖叫,坐在床上哭闹、躁动,并满身大汗,瞳孔放大,脉搏及呼吸加快等。不管父母如何向前拥抱安抚,患童仍然持续在不加理会的状态,依旧哭闹躁动约10至15分钟,肌肉张力呈现增加的状态,并且对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有抗拒的行为举动。假如患童被强迫叫醒,孩童意识可能显得混乱,语无伦次,但不久又睡着,隔天早晨对昨晚发生的事毫无所知。夜惊会随着孩童的长大而逐渐的自然消失。诱发因子为睡眠不足、发烧及服用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
梦游又叫做睡行,在4 岁以后的小孩常见,特征是在前三分之一的晚上,孩童从睡觉中坐起来,睁开眼睛,漫无目的的走来走去,但步伐缓慢且能避开障碍物,有时手上还把玩一些器具像厨房的器皿或浴室的水瓢等,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语。如果试图叫醒他,他可能会变得意识混乱并有躁动的现象。
通常孩童可以没有困难的回到床上,很快继续入睡,隔天早上醒来对昨晚发生的事毫无记忆。梦游的孩童很少有作梦的报告,即使有亦是片段,残缺不全,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成人的梦游却经常有活生生的梦发生。30%有夜惊的孩童,同时有梦游的现象。梦游并无男女的差异,但却常见有家族史。据统计在所有的人口中,约有15%的人在他们的孩童时期,有过至少一次梦游的经验,发生的尖峰期在4至8岁,15岁后会慢慢的消失,只剩下约0.5%的成年人会有偶发性的梦游发生。而诱发因子包括睡眠不足、发烧、过度疲倦、使用安眠药和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精神心理疾患跟孩童的梦游无关,但跟成人却有关,只不过即使您治疗成人的精神症状,梦游仍然持续。当孩童发生梦游时,应该引导他回到床上睡觉,不要试图叫醒他,隔天早上也不要告诉或责备病童,如此会造成孩童有挫折感及焦虑感。如果发作次数实在频繁,就应该求助医师给予药物的帮忙。
成人的梦游大多源自孩童时未完全缓解的梦游,当然成人的梦游亦可发生于以前毫无梦游病史的成人,大多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成人梦游除了药物控制外,精神治疗也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梦游症可能与基因有关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成人的梦游症似乎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出端倪,而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基因在作祟。

在这项包含74名患有成人梦游症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孩童几乎都不会记得梦游时的任何事情,但是有1/3的成人会有某些记忆或梦境与梦游有关。此外,会梦游的成人有1/3有家族的遗传史。

瑞士大学的Claudio Bassetti博士表示,有1%到4%的成人患有梦游症。他解释这是一个行动力控制不良的问题。大部分的人在睡觉时会麻痹,但是患有梦游症的人不是精神就是身体会清醒过来,不然就是会丧失使再睡觉时身体静止下来的能力。

Bassetti发现有24%的病人有家人也有同样的毛病,而且有50%的病人有特殊的与免疫系统有关的标记基因,这种基因平均4个人有1个。

除此之外,病人中有23%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有18%有神经方面的疾病。Bassetti推测这些疾病与梦游症有关。

而在这些病例中,有相当大的部分会在睡觉时产生激烈的行为,例如有40%会尖叫,有19%会在梦游时受伤。

目前为止,我们对梦游的原因还不是很了解。Bassetti表示,许多人认为睡眠困难是与精神方面的疾病或不良的习惯有关。

1.梦游的一般特征

梦游显然是一种变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与周围环境失去了联系,他似乎生活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他的情绪有时会很激动,甚至会说一大堆的胡话,旁边人很难听懂他在讲什么东西。他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他压抑的痛苦经历的象征式重现。梦游结束后,患者对梦游一无所知。

2.DSM-Ⅲ的诊断标准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的诊断标准是心理学界对梦游症的最新定义,主要包括如下五点:

(1)常有睡眠中起床行走行为,通常发生在主要睡眠阶段的最初第三期。

(2)当梦游时,患者脸部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梦游者也很难被强行唤醒。

(3)清醒时(不管是在梦游结束后,还是在第二天早晨)患者对梦游中所发生的一切大都遗忘了。

(4)当从梦游状态醒来后的几分钟内,患者心理活动与行为均无损伤(尽管醒来最初一刻,患者有迷糊与定向力障碍)。

(5)梦游的起始及进行过程中没有诸如癫痫症一类的器质性因素加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6
夜游症过去之所以称“梦游症”,是因为以往认为,夜游发作时人正在做梦。其实不然,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

夜游症患儿可兼有夜惊或遗尿,这三者都是发生在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可能具有类似的病理机制,但呈不同的临床表现。三者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而夜游症可能是在深睡状态中,大脑呈部分觉醒时所出现的一种运动。

夜游症对孩子的健康没有什么不利影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但家长必须注意加强保护,防止发生意外。如房间内不宜放置危险物品,不宜生火,门窗要加锁等。如发现夜游症发作的患儿已走出门外,家长可将孩子牵回家中,使其到床上,让他继续睡觉。不要强行叫醒夜游症发作的孩子,因为强行唤醒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出现更炎严重的意识模糊、兴奋躁动状态。

家长应使儿童避免可能加深睡眠的因素,如白天过度疲劳,睡前过于兴奋等,以免诱发夜游症的发作。对于发作频繁的孩子,可于每晚临睡之前服用佳静安定,连服几晚。随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逐渐发肓完善,夜游症可不治而愈,家长们不必为此担忧。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
梦游的发作时间,一般也就几分钟,多是一些重复性动作:如将小儿叫起撒尿,尿后就走来走去,拿起什么东西又放下;还有将毛毯叠起又铺开,然后再叠、再铺,重复多次。持续时间长者可达30分钟,此时多为一些有目的活动,如穿上衣服,开门出去干活,或在屋里做饭,经常中途突然醒来,对于自己的表现感到莫明其妙。
梦游期间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话,但多含糊不清,很少能进行长时间交谈;梦游时,能够躲避一般障碍物,甚至能够自己乘车,但由于人处于一种迷糊状态,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所以最好将室内一些危险物品收藏好,以免误伤。住楼房的,应该把窗子插死,因为梦游者有时可把窗子误当成门往外走。曾有一梦游的男子,要从四楼窗子往外迈,最后骑在窗台上,把楼下的人吓坏了,急忙通知救护队前来搭救。
以前人们总认为,梦游肯定是在梦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脑电图发明后,证实了梦多发生在REM睡眠期间,加之梦游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所以推测梦游症可能是在REM睡眠期间发生的。但脑电遥控记录技术证明,梦游是发生在深睡眠阶段。睁眼活动时,脑电图显现的是清醒波(低幅快波),而一闭上眼是典型的高幅慢波。
现在认为,梦游症的发生是因为脑发育迟缓,觉醒系统机能有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逐渐正常起来,梦游症自然也会消失。
有时需要将梦游症与精神性癫痫加以区别,通过脑电图是不难鉴别的。癫痫出现的是棘波,梦游症出现时是高幅慢波。
梦游症并非严重的疾病,但如果患者是儿童,需要家长多加关照。梦游症并无特异治疗药物,有人主张使用长效催眠药物,如鲁米那,能延长浅睡眠,但明显缩短了深睡眠,使梦游症不易发生。
梦游症对本人和他人有一定的危险,最好能及时地找医生谈一谈,求得帮助。
第2个回答  2019-11-13

正在梦游的人被叫醒,会怎样?

第3个回答  2021-01-02

该不该叫醒梦游的人?

第4个回答  2013-11-04
梦游的时候最好不要叫醒正在梦游的人,严重话,搞不好还会出人命的!梦游那是他在潜意识中正在完成没有完成或者想完成的事情,如果你打扰了他,那他可能永远也不会醒来,而沉浸在那个没有完成的梦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