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如题所述

  一、两者的法律定位:

  民事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将其和法律后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联系起来的具体存在的本质。法律事实是反映现实生活情况的存在,具有使法律规范发生作用的杠杆的意义,是把法律规范和具体主体的权利义务联系起来的环节。因此,法律事实伴随法律关系的整个生命过程产生、变更、消灭。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两者相互依存在法律过程中,既是相联系的,也各自存在不同的内涵:

  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法律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由三个因素构成,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一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权和负有的民事义务。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民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的后果有:第一,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第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第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由民事法律规范来调整。

  3、民事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04
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三个因素构成,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
(1)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权益,它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权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要求它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民事权利按利益性质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按作用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按效力范围分为绝对 权和相对权;按依存关系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2) 民事义务指民事主体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要求。
民事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的后果有:
第一,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
第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第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3、民事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第2个回答  2014-04-04
区别:事实是没有发生权利义务的变动,主客观不一致

法律关系是指发生了权利义务的变动,主客观一致
联系;都是行为导致的一种现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