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什么时候会灭亡?

如题所述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Think访谈时,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至于这个时间期限,霍金预言:两个世纪。 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学家估计,如果用化学燃料的飞行器,前往最近的适宜生活的星球要5万年。如果想要在人类寿命期限内移民,我们必须研制出接近光速的飞行器,同时还要保持舱内的人们在飞行过程中能持续抵御来自外太空的种种辐射。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对宇宙万物的惊讶心态和好奇导致的观察思考,不是确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现实、不容置疑的代名词。有人甚至认为,未来的科学就是 “思的艺术”,科学与艺术殊途同归。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国家地理杂志》节目根据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论,用电脑画了“外星邻居”的生存状态。这是霍金提出“人类千万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触”的警告后,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象中的外太空生物。 本来,这只是一则小新闻,最多引起公众的一点好奇心而已。可是,有意思的是国内部分网友的反应:他们对霍金的奇思妙想嗤之以鼻,甚至觉得这种空想是小说家的娱乐产物,霍金去干这事儿有点无聊。 对比恰恰就在于此。我们是一个非常讲究现实的民族,只要与现实发展无关、与社会活动无关,那就只是在想象、在娱乐、在消磨时间,是青少年才会玩的东西。一位名家大师,似乎更应该做一点严肃事,方能匹配他的身份资历。结果也正是如此。不妨回想一下,活跃在公众视野里的国内科学家,但凡与他们有关的新闻,无论好坏,基本都是正经事。一个标着某某院院士的知名人物,大张旗鼓地向媒体公布,自己幻想了哪些外星物种,简直像个笑话,会被斥为不务正业。然而《国家地理杂志》作为蜚声全球的媒介,就是这么做了,霍金作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也这么做了,丝毫没有别扭的感觉。 问题出在哪儿呢? “科学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非常重要”这个论点,在中国其实早已人尽皆知,属于中学议论文的常规命题。换句话说,一个小孩子,都可以滔滔不绝举出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的例子,来表明想象力的重要。成年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科学理论、科学概念、科学假说,很多都是先有自由想象,再有后人经验论证。想象力是发明的关键,没人会否认这个观点。可是以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大道理,经过霍金事件的检验,只能让人感慨:原来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套科学态度、科学规则,真的没把想象力放在眼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缺乏想象力。只要看看网友的恶搞视频和创意动漫,看看原创的博客论坛和生活点子,就必须承认,当下年轻人的创新能力,丝毫不亚于霍金的 “奇思妙想”。问题的根本在于——即便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消遣,与一本正经的科研工作、踏踏实实的勤劳奋斗,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换句话说,不是我们的想象力出了问题,而是有的评判机制有点偏颇。 这首先是因为,很多人总是把绩效、实用排在第一位。短期内看不到结果的研究,都难以维持下去。比起停留在“想象”阶段的产物,还是有“应用前景”的发明更受人尊敬。或许,这是社会转型期、加速发展期难以避免的人心浮躁和功利至上。 其次是因为,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太狭隘。科学是什么?大多数人脑海里可以列出一堆直接等式:科学=事实=逻辑严谨=无可辩驳=确定性。但是回顾西方的科学发展史,答案并没有如此简单。 17、 18世纪,科学是人们征服自然的工具,所以近代社会,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 19世纪后,科学家的兴趣已从技术应用,转向知识理论体系、实证性研究。于是,理想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追求客观真理。科学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假说、预见事实、验证理论。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逐渐融合,对自然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开始相互关联。尤其是量子力学,让科学家们感到了困惑。 “薛定谔的猫”,更是连霍金本人都喊头疼。薛定谔自己挖苦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只有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这是违反我们的日常经验的,因为日常经验是,无论有没有打开箱子看,猫死了就是死了,活着就是活着。为了更好地解释薛定谔方程,后人提供的一种解释是,存在 “两个可以独立演变下去的世界”,因为选择的不同,每个世界都是真实的。这对历来讲究确定性答案的科学而言,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正反两派的辩论,至今都没有达成共识。 曾经,大家都以为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解释已经达到终点,剩下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和修正而已。然而量子力学的出现,被称为经典物理学万里晴空中的一朵 “乌云”。传统科学中,绝对化的确定性、精密性、必然性,受到了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性的影响。宇宙远没有过去想象的那么简单、清晰、易解释。同样,科学本身也处在不断推翻、再建、再推翻的发展过程中。 其实,所有的人类发明,无论科学还是艺术,无论定理还是文化,都是对宇宙、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这种追问,显然既包括理性的观察所得——科学体系,也包括感性的价值审美——人文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外星生物的存在状态、研究人类的基因图谱、谱写更好听的音乐等等,都在同一个精神层面上,都是对世界本质的探寻、对生命真谛的拷问,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希望这个答案 你能满意 玛雅的话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我在一个视频资料中 记着采访 玛雅长老 2012年 大周期”结束后,地球和人类将进入“同化银河系”的新纪元。古代的玛雅人预知着这不可抗拒的运数,并留下的预言,以启示那些能够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人们。生命将会进入更新,而主动同化宇宙的特性就是同化银河系的契机。 根据麦肯拿的“时间周期”学说我们看到:2012年以后,“时间周期”不断在缩小。换句话来说,构成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一切将越来越出于微观,这是地球与人类同化于“银河系”之后,他所预测要发生的变化。宇宙中越微观的物质粒子越细腻,经过净化后的地球,粒子是应该更细腻的。然而,同化银河系的这一远古的辉煌,却不会是人类的思维所能想象的,因为人类当今的科学是非常有限的。而星星点点的一切,也都只是我们在认识宇宙真理道路上的一点启示。我们从玛雅预言中得知,地球将会同化银河系。 公元2012年,地球将会走出玛雅预言中所说的“地球更新期”,而完全同化银河系。历史的转轮在不停地运转着,而活在这段时间中的人们,是否都能在那悄然流逝的时间中,扑捉住那稍纵即逝的亘古玄机。 根据玛雅人的预言上表示,现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污染环境、乱砍滥伐、温室气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战争、核污染...人类正在不断的自掘坟墓,如果没有真正的重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那么人类灭亡的一天会来的很快。
第2个回答  2014-04-28
灭亡的时候灭亡
第3个回答  2020-01-22
第4个回答  2020-02-06
  宇宙可能因发生第二次大爆炸而毁灭,这一结论是由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研究所的专家做出的。研究者预测130亿年前发生的宇宙大爆炸将再次上演,但是不同的是,那次爆炸结果是宇宙由此诞生,而这一次是它的末日。但这一悲观的论调遭到很多人反对。
  世界末日论是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关于宇宙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形成及未来演变大会上做出的。对于现代宇宙学的一个篇章——天文学来说,近年来的一个传统问题是关于暗能量和暗物质。有一种理论说,宇宙是产生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银河系和所有的行星也是从所谓的某个神奇一点而产生的,在该点中存有宇宙的所有反物质。该观点认为宇宙产生后不断膨胀,银河也慢慢彼此脱离。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脱离”慢慢停止。但是,几年前研究者发现宇宙膨胀在加剧。学者认为,该力量产生了特别的宇宙能量,可以吸引所有的银河。
  这种宇宙力量学者称之为“暗力量”,第一次大爆炸时,大部分以特有能量形式存在的物体在那一时刻转化为了物质,构成了现在可观察到的宇宙的开始。暗能量的发现意味着第一次大爆炸有一部分能量并没有转变为物质。剩余的力量既可以在任何时候转变为物质,也可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爆炸摧毁这个宇宙。至于何时会发生,这是个偶然现象,因为暗能量体系现在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
  有学者反对这一观点,因为暗能量也许会出现,但那也不会早于数百亿年以后,而地球是否在那个时候还存在还是个问题。
  网络上目前流传着世界末日论,他们汇集了各种宗教预言和科学假设,甚至预言2020年将出现《圣经·启示录》中的12个预言。
  流传最广的关于“世界末日论”的名单中提到2008年将出现混乱,如果幸运,地球可以走过2020年。
  2008年——地球将会被直径超过800米的行星撞击。
  2009年——诺查丹马斯《诸世纪》预言应验,哈米吉多顿将发生(译者注:这是指世界末日之时善恶对决的最终战场,只一次出现在《新约圣经·启示录》)
  2010年——石油耗尽,世界爆发能源大战,或者是地球离开太阳。但是这只是短暂的“末日”;
  2011年——玛雅人日历周期结束;
  2012年——发生一系列的事件;
  2013年——开始审判日;
  2014年——形成宇宙尘云,清扫一切;
  2015年——文明消亡;
  2016年——有学者曾预言所有冰川将消融,大陆将被淹没;
  2017年——按照体系灾难力量,世界末日到来;
  2018年——核战争爆发;
  2019年——比较老的版本,与2002
NT7行星相撞;
  2020年——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根据《启示录》预测世界末日就在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