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困扰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知偏差引发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当先,往往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过分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总是想到自己,恨不得让自求都围绕他的意愿转动,服从于他。稍不如心意便大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还有的交往模式尚未成熟,至于自己喜欢、合得来的人交往并要求对方顺应自己的标准。尤其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家人的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受过打击和挫折,因而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自我中心的人,常常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不能站在朋友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长此以往,同学只会避而远之,这样的就会到处感到孤独无助。 

2、交往心理的偏差引出的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况。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心理承受能力弱、行为退缩、做事情犹豫不决,而且比较敏感,害怕失败。由于大学生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成绩优秀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各种原因,有些大学生很容易在心理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自己哪方面都不如别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小城镇或者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感觉自己在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些同学自己的学习成绩差,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有些大学生还会因为自身的外貌或身高而深感自卑。日积月累,这种自卑的感觉压抑在心里得不到正确的发泄,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很难融入到大集体当中。 

(2)羞怯心理: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较常见的现象。有调查显示,近半数(49.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人交往”。这类学生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腼腆,不好意思,脸色绯红,紧张不自然。羞怯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很大的约束了自己的言行,难以清楚的、充分的变大自己见解和情感,因此人际滚系的范围很小,进而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3)妒忌心理:妒忌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通过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嫉贤妒能,对别人的长处或成绩心怀不满,讽刺、挖苦、中伤、诋毁甚至攻击、破坏,所以嫉妒容易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4)猜疑心理:猜疑心理,是一种完全由主观猜测产生的不信任心理,是一种负性的心理反应。猜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认知方式和不合理的归因;缺乏自我安全感;不恰当的心理防御。王瑶的研究表明具有高怀疑性特征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明显增多,其总体人际关系状况也显著受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