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阅兵仪式上的三种无人机是哪些型号的啊?又都是由哪些单位设计的?

09阅兵仪式上的三种无人机是哪些型号的啊?又都是由哪些单位设计的?
希望给出完整的答案。
会追加悬赏分的。
谢谢!

国庆60周年阅兵中,15型151架飞机将组成12个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空中梯队总指挥、空军副司令员赵忠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空中各梯队机型和队形分别是:

领队梯队,由1架领队机——空军空警-2000和空军八一表演队8架歼-7GB护卫机组成9机楔队;

预警机梯队,由空军2架空警-200与空军6架歼-11分别组成1个3机楔队和1个5机楔队;

轰炸机梯队,由空军9架轰-6H组成3个3机楔队;

加受油机梯队,由空军2架轰油-6分别与空军2架歼-10、2架歼-8D组成2个加受油楔队;

歼击轰炸机梯队,由海军15架歼轰-7A组成3个5机楔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6架歼-8F组成4个4机右梯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5架歼-10组成3个5机楔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2架歼-11组成3个4机右梯队;

直升机梯队,由空军5架直-8K和5架直8-KA组成2个5机楔队;

直升机梯队,由陆军18架直9-WZ组成1个3机楔队和3个5机楔队;

直升机梯队,由陆军18架直-9WA组成2个9机“品”字形;
本次参阅的是WZ-6无人侦察机分队。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无人机就发展到很高水平,1980年后陷于停滞,近年重新兴起。用于空中监视和对地攻击,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位于世界前列,这次校阅展示了陆军现役的中小型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切关注着美军对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包括实施战略侦察和参与实战,特别是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运用。哪怕只是在敌方区域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无人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也将产生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军一样,都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中国有数家无人机研制和发展中心,包括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们都积极地发展无人机项目,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C4I系统建设。此外,几家西方国家的供应商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的无人机市场。相信,中国的国产无人机在得到了外国的援助后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和提高。

1.无侦-5型(又称WZ-5)无人机是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的一种无人侦察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就曾击落过几架隶属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火蜂”式无人侦察机,当时它们正在执行对中国大陆的侦察任务。至少有一架被相当完好地缴获,并被送往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仿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修复了一架“火蜂”式无人机,并成功地使它重返蓝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仿制“火蜂”式无人机,并将其命名为WZ-5型无人机,其出口型号命名为CH-1型(“长虹”-1)。WZ-5型无人机由一架母机运载和发射,母机最初是经过特殊改进的图-4“公牛”式轰炸机,后来又改为西安飞机公司生产的运-8E型运输机。这种无人机由降落伞进行回收。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过,目前仍作为惟一的一种远程无人侦察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2.无侦-9/-2000:未来隐形无人侦察机

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国家贵州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示了其远程多功能隐形无人侦察机无侦-9(也称作WZ-9或WZ-2000)。据估计,这种由扇喷发动机作动力的无人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而且可能已有一架原型机试飞。

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架更为精致的WZ-9/-2000型无人机模型,它揭示了更多的细节。从总体设计上看,它有许多与美国产品相似的隐形特征。大型头部突起可以容纳卫星通信天线,以便向地面控制中心实时传输图像和电子情报数据。
3.新型无人侦察机发射车
这种无人侦察机可以搭载各种型号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也可作为空中平台广泛用于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它还可能搭载武器用于对地攻击,就像美国空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所做的那样。虽然,这种无人机还无法与美军的“全球鹰”式无人机相比,且不具备战略意义,但如果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可发挥相当侦察卫星的作用,并可执行电子战/电子对抗任务。

以此为基础,中国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未来型无人战斗机。虽然还难以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否正在研制类似于波音最近公开的X-45型无人驾驶战斗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曾展出了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而这种技术往往与未来先进无人驾驶战斗机密切相关。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既具有侦察、干扰等能力,又具有攻击能力,且续航时间长、战场生存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自20世纪60年代登上战争舞台以来,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战斗力的又一倍增器。

据无人机方队方队长汪保荣介绍,无人机按飞行距离可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无人机;按作战性能可分为战术、战役和战略无人机;按用途可分为侦察机、干扰机和攻击机等。其中侦察机用于完成战场侦察和监视、定位校射、毁伤评估等任务,也可用于完成边境巡逻、核辐射探测、航空摄影、航空探矿、灾情监视、交通巡逻、治安监控等民用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本次参阅的是WZ-6无人侦察机分队。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无人机就发展到很高水平,1980年后陷于停滞,近年重新兴起。用于空中监视和对地攻击,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位于世界前列,这次校阅展示了陆军现役的中小型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切关注着美军对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包括实施战略侦察和参与实战,特别是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运用。哪怕只是在敌方区域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无人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也将产生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军一样,都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中国有数家无人机研制和发展中心,包括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们都积极地发展无人机项目,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C4I系统建设。此外,几家西方国家的供应商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的无人机市场。相信,中国的国产无人机在得到了外国的援助后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和提高。

   1.无侦-5型(又称WZ-5)无人机是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的一种无人侦察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就曾击落过几架隶属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火蜂”式无人侦察机,当时它们正在执行对中国大陆的侦察任务。至少有一架被相当完好地缴获,并被送往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仿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修复了一架“火蜂”式无人机,并成功地使它重返蓝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仿制“火蜂”式无人机,并将其命名为WZ-5型无人机,其出口型号命名为CH-1型(“长虹”-1)。WZ-5型无人机由一架母机运载和发射,母机最初是经过特殊改进的图-4“公牛”式轰炸机,后来又改为西安飞机公司生产的运-8E型运输机。这种无人机由降落伞进行回收。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过,目前仍作为惟一的一种远程无人侦察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2.无侦-9/-2000:未来隐形无人侦察机

  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国家贵州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示了其远程多功能隐形无人侦察机无侦-9(也称作WZ-9或WZ-2000)。据估计,这种由扇喷发动机作动力的无人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而且可能已有一架原型机试飞。

  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架更为精致的WZ-9/-2000型无人机模型,它揭示了更多的细节。从总体设计上看,它有许多与美国产品相似的隐形特征。大型头部突起可以容纳卫星通信天线,以便向地面控制中心实时传输图像和电子情报数据。

   3.新型无人侦察机发射车

这种无人侦察机可以搭载各种型号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也可作为空中平台广泛用于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它还可能搭载武器用于对地攻击,就像美国空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所做的那样。虽然,这种无人机还无法与美军的“全球鹰”式无人机相比,且不具备战略意义,但如果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可发挥相当侦察卫星的作用,并可执行电子战/电子对抗任务。

  以此为基础,中国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未来型无人战斗机。虽然还难以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否正在研制类似于波音最近公开的X-45型无人驾驶战斗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曾展出了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而这种技术往往与未来先进无人驾驶战斗机密切相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07
本次参阅的是WZ-6无人侦察机分队。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无人机就发展到很高水平,1980年后陷于停滞,近年重新兴起。用于空中监视和对地攻击,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位于世界前列,这次校阅展示了陆军现役的中小型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切关注着美军对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包括实施战略侦察和参与实战,特别是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运用。哪怕只是在敌方区域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无人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也将产生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军一样,都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中国有数家无人机研制和发展中心,包括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们都积极地发展无人机项目,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C4I系统建设。此外,几家西方国家的供应商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的无人机市场。相信,中国的国产无人机在得到了外国的援助后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和提高。

1.无侦-5型(又称WZ-5)无人机是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的一种无人侦察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就曾击落过几架隶属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火蜂”式无人侦察机,当时它们正在执行对中国大陆的侦察任务。至少有一架被相当完好地缴获,并被送往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仿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修复了一架“火蜂”式无人机,并成功地使它重返蓝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仿制“火蜂”式无人机,并将其命名为WZ-5型无人机,其出口型号命名为CH-1型(“长虹”-1)。WZ-5型无人机由一架母机运载和发射,母机最初是经过特殊改进的图-4“公牛”式轰炸机,后来又改为西安飞机公司生产的运-8E型运输机。这种无人机由降落伞进行回收。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过,目前仍作为惟一的一种远程无人侦察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2.无侦-9/-2000:未来隐形无人侦察机

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国家贵州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示了其远程多功能隐形无人侦察机无侦-9(也称作WZ-9或WZ-2000)。据估计,这种由扇喷发动机作动力的无人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而且可能已有一架原型机试飞。

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架更为精致的WZ-9/-2000型无人机模型,它揭示了更多的细节。从总体设计上看,它有许多与美国产品相似的隐形特征。大型头部突起可以容纳卫星通信天线,以便向地面控制中心实时传输图像和电子情报数据。
3.新型无人侦察机发射车
这种无人侦察机可以搭载各种型号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也可作为空中平台广泛用于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它还可能搭载武器用于对地攻击,就像美国空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所做的那样。虽然,这种无人机还无法与美军的“全球鹰”式无人机相比,且不具备战略意义,但如果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可发挥相当侦察卫星的作用,并可执行电子战/电子对抗任务。

以此为基础,中国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未来型无人战斗机。虽然还难以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否正在研制类似于波音最近公开的X-45型无人驾驶战斗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曾展出了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而这种技术往往与未来先进无人驾驶战斗机密切相关。
国庆60周年阅兵中,15型151架飞机将组成12个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空中梯队总指挥、空军副司令员赵忠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空中各梯队机型和队形分别是:

领队梯队,由1架领队机——空军空警-2000和空军八一表演队8架歼-7GB护卫机组成9机楔队;

预警机梯队,由空军2架空警-200与空军6架歼-11分别组成1个3机楔队和1个5机楔队;

轰炸机梯队,由空军9架轰-6H组成3个3机楔队;

加受油机梯队,由空军2架轰油-6分别与空军2架歼-10、2架歼-8D组成2个加受油楔队;

歼击轰炸机梯队,由海军15架歼轰-7A组成3个5机楔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6架歼-8F组成4个4机右梯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5架歼-10组成3个5机楔队;

歼击机梯队,由空军12架歼-11组成3个4机右梯队;

直升机梯队,由空军5架直-8K和5架直8-KA组成2个5机楔队;

直升机梯队,由陆军18架直9-WZ组成1个3机楔队和3个5机楔队;

直升机梯队,由陆军18架直-9WA组成2个9机“品”字形;
本次参阅的是WZ-6无人侦察机分队。1970年代中国大陆的无人机就发展到很高水平,1980年后陷于停滞,近年重新兴起。用于空中监视和对地攻击,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位于世界前列,这次校阅展示了陆军现役的中小型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切关注着美军对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包括实施战略侦察和参与实战,特别是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运用。哪怕只是在敌方区域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无人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也将产生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军一样,都认为无人机是未来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中国有数家无人机研制和发展中心,包括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们都积极地发展无人机项目,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C4I系统建设。此外,几家西方国家的供应商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的无人机市场。相信,中国的国产无人机在得到了外国的援助后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和提高。

1.无侦-5型(又称WZ-5)无人机是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的一种无人侦察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就曾击落过几架隶属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火蜂”式无人侦察机,当时它们正在执行对中国大陆的侦察任务。至少有一架被相当完好地缴获,并被送往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仿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修复了一架“火蜂”式无人机,并成功地使它重返蓝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仿制“火蜂”式无人机,并将其命名为WZ-5型无人机,其出口型号命名为CH-1型(“长虹”-1)。WZ-5型无人机由一架母机运载和发射,母机最初是经过特殊改进的图-4“公牛”式轰炸机,后来又改为西安飞机公司生产的运-8E型运输机。这种无人机由降落伞进行回收。无侦-5型无人机曾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过,目前仍作为惟一的一种远程无人侦察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
2.无侦-9/-2000:未来隐形无人侦察机

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国家贵州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示了其远程多功能隐形无人侦察机无侦-9(也称作WZ-9或WZ-2000)。据估计,这种由扇喷发动机作动力的无人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而且可能已有一架原型机试飞。

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架更为精致的WZ-9/-2000型无人机模型,它揭示了更多的细节。从总体设计上看,它有许多与美国产品相似的隐形特征。大型头部突起可以容纳卫星通信天线,以便向地面控制中心实时传输图像和电子情报数据。
3.新型无人侦察机发射车
这种无人侦察机可以搭载各种型号的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或侦察、监视雷达,也可作为空中平台广泛用于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它还可能搭载武器用于对地攻击,就像美国空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所做的那样。虽然,这种无人机还无法与美军的“全球鹰”式无人机相比,且不具备战略意义,但如果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可发挥相当侦察卫星的作用,并可执行电子战/电子对抗任务。

以此为基础,中国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未来型无人战斗机。虽然还难以推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否正在研制类似于波音最近公开的X-45型无人驾驶战斗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曾展出了一种虚拟现实控制系统,而这种技术往往与未来先进无人驾驶战斗机密切相关。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既具有侦察、干扰等能力,又具有攻击能力,且续航时间长、战场生存力强,无人员伤亡风险。自20世纪60年代登上战争舞台以来,无人机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战斗力的又一倍增器。

据无人机方队方队长汪保荣介绍,无人机按飞行距离可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无人机;按作战性能可分为战术、战役和战略无人机;按用途可分为侦察机、干扰机和攻击机等。其中侦察机用于完成战场侦察和监视、定位校射、毁伤评估等任务,也可用于完成边境巡逻、核辐射探测、航空摄影、航空探矿、灾情监视、交通巡逻、治安监控等民用任务。
第3个回答  2009-10-02
asn206,asn207,asn104,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生产
第4个回答  2009-10-04
1无侦-5型(又称WZ-5)
.2无侦-9/-2000
.3新型无人侦察机发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