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孔乙己与阿Q两个形象?

如题所述

1、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

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被压迫、落后、不觉悟农民的缩影。

2、孔乙己人物形象:迂腐;善良。

阿Q人物形象:自私卑怯、偷鸡摸狗;自欺欺人;愚昧投机。

扩展资料:

封建制度下的“读书人”: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推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

文章刻画了一个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孔乙己最终在肉体的毒打和心灵的虐杀中孤独地死去了,但他不觉悟,至死都不明白是谁造成了他最后悲惨的结局。

阿Q这个形象令人笑中带泪。对于失败、屈辱、窘境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事,一般的、正常的人会悲伤之后继续奋斗;愤怒之后难以忘怀;不满之后努力改变困境。但阿Q却不然。他自有他一套独特的、但同时又是病态心理表现的对付方法,那便是“精神胜利法”。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便是阿Q令人笑中带泪的原因所在。

阿Q这个形象令人既同情又痛恨。令人同情的是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在未庄人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阿Q地位低下,想巴结赵秀才的父亲赵太爷,可赵太爷家不愿意与他同姓赵,阿Q不懂爱情,也没有任何精神追求,他追求寡妇吴妈只是因为捏小尼姑触动了他本能的需要,却遭到惩罚。这就使阿Q愈发人不像人。

他从没有想过习得一技之长或者出外投奔革命,也没有一个社会上公民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想要改变命运只能寄希望于他所误解了的、令举人老爷们惧怕的革命。而到最后,阿Q还是被赵家告状而枉杀,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

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的陋习:赌博、喝酒、偷了东西还耍赖,更甚至明里、暗里地耍流氓,调戏妇女。阿Q是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过目难忘的辛亥革命前后不觉悟、被压迫的农民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乙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Q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