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孙子兵法》阐述的主要军事思想观点

1、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

(一)国家至上,胜利第一(价值判断)

《孙子兵法》认为,决定战争现一不战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利益;要求将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对于国君错误的指令也可以不执行,执行国;与否的最高标准是唯民是保,安国全军。要维护、扩大国家利益,就必须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

因此,《孙子兵法》全书论述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对敌斗争中取得胜利。《孙子兵法》说到底是一部“制胜法”,从庙算多算到战场指挥,从选将到治卒,所有的谋划和行动都是为了一个“胜”字。

(二)慎战

《孙子兵法》认识到战争是关乎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因此强调必须对战争高度重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三)多因素制胜

《孙子兵法》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道、天、地、将、法。道是政治,要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就必须政治修明。这一条是定点争胜首要因素。道、天、地、将、法后人称这为“五事”。此外,《孙子兵法》还看到了战争的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认为经济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作战篇》、《用间篇》都论及了这一问题。

2、关于战略战术原则

(一)先知原则。

(二)求胜原则。

(三)全胜原则。

(四)致人原则。

(五)仁诡原则。

(六)奇胜原则。

(七)击虚原则。

(八)突袭原则。

(九)任势原则。

(十)善守原则。

二、《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

今天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与军事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战争已由原来的排兵布阵到现在的空地一体化,战争全然没有了前方与后方之称。

当前冷战已成为历史陈迹,两极战略格局的解体,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基本矛盾出现新的力量组合,逐步形成与孙子时代相似的“多极”战略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这种形势下,孙子的重战和慎战思想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人们认识多极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对于现代战争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近的就是海湾战争, 《孙子兵法》在海湾战争的应有主要可以从以下面几个方面理解:

一、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美国伊拉战争在开战时间上的选择颇为稀奇,原本打算等最后通牒过了2天在进行比赛,但是突然通过卧底获悉萨达姆正在开会,所以临时决定立即开展,进行“斩首”行动。这次虽然没有炸着萨达姆,但是给了 伊拉克的防空施设和部队指挥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毕竟萨达姆没办法一边开会,一边上前线查看。

二、先发制人

美国发动伊拉克之战的核心军事思想, 其目的是先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威”之前干,掉伊拉克的军队。 于是美国在这场战争的推进速度极快,战争第二天,美国装甲部队就长驱直入,不到半月就拿下了巴格达。

三、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意思是说打仗第一要比拼谋略, 其次要比拼外交。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了轻而易举的进入巴格达,就先进行大规模的探测,弄清了敌人沿路布防的情况,认为没有威胁后就用机动部队长驱直入。

最经典的一笔是到了巴格达城外后,成功的策反了共和国卫队的总司令,以至于出动直升飞机,把共和国卫队司令接到了直升机运回航母,使共和国卫队解体,从而轻松的进入巴格达。在外交上,美国早就在战争开始前很久就已经做好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工作使其同意驻军,甚至直接从科威特边境进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