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银”和“银子”的区别

听评书经常能听到“五十两银子”,也有“五十两文银”这个说法,请问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是属于同一种货币的不同称呼。

纹银亦称“足纹”。中国旧时的一种标准银。《金瓶梅》 第五六回:“都是三五钱一块的零碎纹银。”《清朝文献通考·钱币四》乾隆十年:“凡一切行使,大抵数少则用钱,数多则用银。其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以纹银。

至商民行使,自十成至九成、八成七成不等。遇有交易,皆按照十成足纹,递相核算。”前者所说“纹银”,是指实际用的银子的成色高。后者所说的“十足纹银”,是认为纹银成色很高,成为一种假想的标准银。

扩展资料:

古代金属货币本身的价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可以通过金属的价格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大约如下:

黄金:100元/克(上下有波动,下列同此说明)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纹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是纹银吧
纹银,中国清朝流通货币名称。

纹银并非实际的银两,而是用于折算各种成色的金属银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即虚银两,包括关平、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按照清朝的官定标准,足色纹银的成色为93.5374%,称为“十足成纹”。清制规定纹银一两等于制钱1000文,但乾隆朝之后,由于私铸劣钱增多和白银外流,经常出现钱贱银贵的现象。

而银子是统称,有可能是实际的50两白银,也可能是折算成纹银50两的白银(多于5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30
我理解是这样:银子上是有文字或是数字的,也可称纹银,我没看见过,不知是否还有没文字没数字的,如有就应是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