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而不是面积

我应该没听错,老师和书上是这么说的,知道的帮忙解释解释啊!!!!!!!!!!!谢了
哦,我上高三了 老师只是说到大学自然会知道的,,,,不解啊

例如显微镜说放大40倍,实际上是将长度放大40倍。比如原长度为0.01mm的物体,放大后相当于0.4mm。而面积是放大40的平方倍。例如,原面积是1平方毫米,放大后看起来是1600平方毫米。

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扩展资料:

解剖显微镜:

利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时,进入两眼的光各来自一个独立的路径,这两个路径只夹一个小小的角度,因此在观察时,样品可以呈现立体的样貌。

解剖显微镜的光路设计有两种: The Greenough Concept和The Telescope Concept。解剖显微镜常常用在一些固体样本的表面观察,或是解剖、钟表制作和小电路板检查等工作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微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1
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或宽,而不是面积。
解析:显微镜里的是凸透镜,你用凸透镜看一个东西肯定是长宽放大,而不是面积放大
举个例:假如你能在40× 10×显微镜中看到64个细胞,你把倍数调成10× 10×,你就只能看见4个,而不是16个。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比如一台放大100倍的显微镜去看一个1mm边长的正方形,你就会看到正方形的边长变成了10cm那么长,是真实大小的100倍,然后你计算一下放大后的面积,发现是100平方厘米,是原来1平方毫米的10000倍,所以面积是放大了10000倍,是边长放大倍数的平方。
第2个回答  2020-09-23
放大倍数与物象长度一样的 与面积呈平方根关系
比如zhidao某物象放大100倍 则其长度放大100倍 面积放大10倍
目镜中看到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乘积,此为长或宽的放大倍数。面版积方法倍数是物镜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乘积的平方。
放大倍数与物象长度一样的 与面积呈平方根关系权
比如某物象放大100倍 则其长度放大100倍 面积放大10倍

当显微镜涉及放大倍数时,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线度单位(长或宽)的放大,即所成的像在长和宽上都比原来放大了一定倍数,而面积比原来放大了该倍数的平方倍,体积则是立方倍

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如你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长方形(长为a,宽为b),假设原来总的放大倍数为100倍(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现你通过调节物镜使总的放大倍数变为200倍.那么相对原来来说是放大了2倍,这里所说的2倍就是就是你说观察到的长方形的长变为为2a,宽同样变为2b,这里的2就是线性方法倍数(也是一维方法倍数,约定俗成也便于理解,显微镜中所说的放大倍数就是指这个倍数).此时你通过计算很容易地可以得到现在长方形的面积为4ab,为原来视野中长方形面积的4倍(这里所说的4倍就是二维上,也就是面积上的放大倍数)
第3个回答  2019-07-23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宽或细胞直径,而不是细胞或物体的面积。
举个例子: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64个细胞,当换至放大400倍时,细胞的长宽分别放大四倍,因而观察到4个?
若是放大的是面积的话,面积为64平方厘米的纸片,它面积的四分之一不成了16?细胞也就应该观察到16个,显然不成立
第4个回答  2009-08-26
举例说明:
例如显微镜说放大40倍,实际上是将长度放大40倍。比如原长度为0.01mm的物体,放大后相当于0.4mm。而面积是放大40的平方倍。例如,原面积是1平方毫米,放大后看起来是1600平方毫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