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离职后多久结清工资

如题所述

法律规定离职后十五天之内结清工资。
具体如下:
1、根据法律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3、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员工正常离职工资算法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1、按照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1)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4)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以后,还有对应的年休假,假如之前没有用过年休假的,那么在工作满一年之后再辞职的,还可以根据已经工作的天数,来计算对应的可休年休假天数。
劳动法对于职工辞职的规定:
1、职工辞职,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2、用人单位具有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如有争议,应及时提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关系的终止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员工离职后的十五天之内结清全部工资。那对于因离职而不予发放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要及时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一般劳动者在离职的时候,单位应该在15日内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转移保险关系,同时结清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