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阻碍设备效率的七大损失中,最难克服的是慢性损失。

慢性损失通常是潜在性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例如以理论周期时间进行加工,会产生不合格产品时,工厂常以降低运转速度来克服。在产量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这种损失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公司都采用加班方式来克服这种生产量的差异,而不去探究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有的甚至调低周期时间,使这种慢性损失永远潜藏不见。

当然也有朝改善方面去做的,但由于慢性损失多数是复合原因造成的,改善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无太大效果,大多数便不再理会。要消除慢性损失,一定要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彻底了解设备原有的状态,例如安装精度、装配精度、操作环境、使用条件、材质强度等,并把导致慢性损失的原因一一列出。

常见的损失分为以下七大类:

1、故障损失:指因为设备机能停止或降低(包括生产停止和产量减少),为恢复机能而进行更换零件及修理所造成的损失。

2、换模、换线调整的损失:指正在制造的产品生产完成后到下一个产品的切换、调整,直到生产出合格品为止的时间损失。

3、刀具调整的损失:指因砂轮、刀具等由于使用寿命或者破损等因素需要更换而停止所造成的损失。

4、暖机时间的损失:指维修后开机、长时间停机后开机、假日后开机、午休后开机,以及设备启动运转预热调整,直到稳定为止,期间所产生的损失。

5、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指因供料或者其他异常原因造成瞬间停机或空转的损失。

6、速度降低的损失:指设备因速度慢而造成生产效率下降,即设备性能劣化,设备的实际运行速度比设计速度慢。

7、不良、返修品的损失:指因品质不良、人工返修所发生的质量损失(报废),以及因为人工返修造成的时间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