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性类别如何划分?

如题所述

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划分依据如下:
1. 易燃液体的闪点:为了确立闪点的基准,规范编制组对596种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常见易燃液体的闪点低于28℃;国产煤油的闪点介于28℃至40℃之间;柴油的闪点大多在60℃至90℃之间(“-35#”柴油为50℃);闪点在60℃至120℃范围内的多数可燃液体危险性较低;常见的煤焦油闪点在65℃至100℃之间。据此,常温下遇火源能引发闪燃的液体被归入易燃液体,且其闪点应小于28℃。
2.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绝大多数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低于10℃,易于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浓度。因此,将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划分为甲类;爆炸下限在10%及以上至60%的气体划分为乙类。这一分类方法经实践验证可行,故本规范沿用此标准。但需注意的是,任何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不仅与爆炸下限有关,还与爆炸极限范围、点火能量、混合气体湿度等因素相关。
3. 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在确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时,需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存在火灾风险。这包括原材料的性质、操作条件是否改变物质性质、中间产物的性质、最终产品及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环境条件。在多种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情况下,应注意区分不同的火灾危险性。
4. 火灾危险性的生产特性:甲类火灾危险性包括易分解、氧化、遇水反应、强氧化性和易燃性等特性。例如,硝化棉、赛璐珞、黄磷等在生产过程中易因化学反应迅速放热而导致燃烧或爆炸;金属钾、钠等与水或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释放可燃气体;过氧化物具有强烈氧化性,易在其他物质存在时迅速分解,引发燃烧;燃点低、易燃物质如赤磷等在受热、撞击、摩擦或接触氧化剂时易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高温操作的物质如在密闭设备内安全,但泄漏时可能在空气中立即起火燃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