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悲观怎么才能改变

如题所述

悲观一定要改变为乐观才行。因为整天悲观,不但削弱了整体的精神状态,还会由此造成人的形象外貌的衰败。具体办法有:少听少看悲凄伤感的故事,多听相声小品滑稽戏,让自己每天笑一笑。笑能使心肺血脉畅通,提升血液供氧量,使大脑清晰,产生出智慧。笑能使胃口大开,四肢和体力也会因此而增强。笑能使你面色红润,同时又会有养颜的作用,达到永葆青春。悲观的人的特征是,他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

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这种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当你坠入消极情绪的陷阱中,不可自拔时。塞利格曼教给我们四种方法来反驳自己心中的悲观念头。

1
找到相反的证据
用证据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可以更全面地看自己和世界。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你内心的想法,你也得用事实去检验。很多人之所以陷入抑郁、绝望而不能自拔,就是因为坚信自己的悲观分析,但这样的想法多半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这次考试你没考好,你就会想:“我真是个大笨蛋!”但也许你想考90分,结果只考了80分,虽然比你预想的低,但要比全班的平均分高。你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但绝对不是大笨蛋!负面偏好让你更注意不利于你的证据,而常常忽略对你有利的证据。用证据来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就是要把你从负面陷阱中拉出来,更全面地看自己、看世界。

因此,塞利格曼强调说:“这种方法与所谓的积极思维不一样,积极思维常常要自己相信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空泛的励志口号,例如‘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越来越好’,即使你其实越来越糟,你也要这么说。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形式的吹牛。相反,习得性乐观叫你恰当地引用证据,反驳你自己的扭曲解释,大部分时候,事实会站在你这边。”

2
换个角度来解释坏事
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好几个因素共同引发的。

佛家认为,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当坏事发生时,我们也都会去分析原因,以图应对。但是,这里有一个陷阱: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没有什么事只存在一个原因,绝大部分事件都是由好几个因素共同引发的,但当我们找到一个原因之后,常常会停止分析,转而去思索如何应对这个原因,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考试没考好,你的智商固然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如果你准备得充分一点,老师的卷子出得容易一点,你的期望值低一点,心态轻松一点,甚至运气好一点,结果都可能大不相同。然而,在分析原因时,负面偏好总是让最坏的那个解释第一个抓住你的眼球,然后你就把事情越想越坏。

悲观的人的特点就是,当坏事发生时,他会倾向于普遍的、永久的、个人化的解释。普遍性是指,一门考试没考好,就觉得会找不到工作,把一件事推到所有事。永久性是指,现在这门没考好,就觉得将来所有门都考不好,把现在暂时的挫折推到未来。个人化是指,如果考试没考好,肯定是因为我这个人笨,而不会有其他原因,把坏事抢着往自己身上扛。悲观解释符合负面偏好的天性,因此总是在我们寻找原因时,第一个跳出来。它还会屏蔽掉其他更客观的解释,比如那些特定的、暂时的、与环境相关的解释,即认为这件事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偶尔发生的,主要由环境因素所引起。

3
弄清坏事的含义
接受悲观的想法不等于接受它的推论。

习得性乐观是立足于事实和证据的方法,因此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事实最终证明,你的那些坏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不能像励志成功学那样,仍然空口跑火车地给自己拼命打鸡血,而只能接受这个想法。

但是,接受悲观的想法不等于接受它的推论。比如,也许你的智商确实比不上班里的其他人,但智商并不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唯一因素,还有你的努力程度、应试技巧、考试心态等,因此,从你没有别人聪明并不一定能推出你考得没有别人好。再退一步说,就算你考试考得不好,也不能推断出你就找不到工作,因为找工作时,成绩只是一方面决定因素,你的面试技巧、对工作的热情、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很重要。

这里的罪魁祸首仍然是负面偏好。它就像连环套一样,能让我们从一个坏想法推出一个坏结果,然后从这个坏结果又推出一个更坏的想法。所以,我们必须对想法之后的推论也运用前面的方法,问一问:我的这个想法虽然是对的,但推论靠得住吗?

4
不要抓住悲观想法不放
悲观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对于事实证明了的悲观想法,我们不要沉溺其中,而要着眼于应对。就算你真的比较笨,那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怪你的基因不好,怪父母把你生了出来,怪从小受的教育不好?就算你怪翻了天,也不能改变一丝一毫的事实,而只能牛角尖越钻越深,你越来越郁闷。

因此,你需要平静地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勇敢地去改变你选择改变的事情。虽然你的坏想法被事实证明了,但世界并不是绕着这么一件事情转的。你也许比较笨,但你可以更努力、更热诚。这时,你就可以接受那些事实,并致力于改变未来的途径。
对于那些悲观想法,我们知道就行了,不用抓住它们不放。当你勇敢地去改变其他相关的事情时,你不仅能修补原来的损失,而且还能变得更乐观、更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4
我之前有一段时间也总是悲观,后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慢慢改变了,比如心情不好就听听放松的音乐,大声唱出来,虽然我跑调,无所谓不影响别人就行,有时候也会跑跑步锻炼,这样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减少悲观情绪。建议你培养一下听音乐、看书、锻炼、吉他等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慢慢改善。人要往前看,请记住世界是美好的,悲观无济于事。
第2个回答  2019-05-04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和一时的结果。把精力放在经验的积累上,在对的方向上一直前进,即便得不到即时的反馈,最终也会有所收获。而悲观,是不会带来进步的。
第3个回答  2021-02-04

第4个回答  2019-05-04
悲观一定要改变为乐观才行。因为整天悲观,不但削弱了整体的精神状态,还会由此造成人的形象外貌的衰败。具体办法有:少听少看悲凄伤感的故事,多听相声小品滑稽戏,让自己每天笑一笑。笑能使心肺血脉畅通,提升血液供氧量,使大脑清晰,产生出智慧。笑能使胃口大开,四肢和体力也会因此而增强。笑能使你面色红润,同时又会有养颜的作用,达到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