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碎片化阅读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影响?

感觉身边在看书的人很少了,很多都是通过刷手机新闻或者一些文章来获取知识,这样的碎片化阅读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会造成哪些影响?

在如今手机快速阅读兴起的时代,我们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学习就像你拿一个锤头东敲一下西砸一下,而成体系的学习就像你找到一点使劲挖凿。你在知乎,微信公众号上看一百篇关于三国时代的评论或文章,都不如看一遍《三国志》有用。

更何况,我们很难做到用我们碎片化时间只看一个领域的内容,更多情况我们是今天看看健身知识,明天学学历史,后天关心一下国际政治。这样短平快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很难让人形成真正的知识体系,获得真正多的知识上的积累。

碎片化阅读得到的内容很难经过足够的思考,一点是成体系的知识,另一点是足够深刻的思考。碎片化阅读除了很难获得成体系的知识外,还不能给人们留下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进行思考。而且一些稍微有深度的文章往往篇幅比较长。很多时候我们要么我们草草浏览一下整篇文章就关闭,要么看到一半就关闭不看,很少有人会在之后又想起来有这篇文章这回事。这种情况更别说思考了,就是明白作者意思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都困难。

碎片化阅读让时间碎片化,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足球迷,对于游戏平常只玩《实况足球》。这款游戏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局只需要十分钟,明明知道玩游戏是一个收获半衰期极短的活动,可是大脑里面有个小黑人总在告诉自己,就十分钟,玩一下呗。这一玩好的情况玩两局停下来,不好的情况直接就能浪费一两个小时。看着时间从手边大把大把溜走。其实玩《实况足球》这时间看似只有10分钟,但是你不能保证自己的意志力在到点的时候就能停下来,即使停下来了也不能保证不去想。

这个和碎片化阅读一样,宝贵的整块时间就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碎片时间打散了。最终造成注意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工作学习效率,接着也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由于信息和知识是碎片化的,因此知识没有完整的体系,就会支离破碎,读者就很难得到准确全面的认知,很容易发生瞎子摸象的情况。又由于速度过快,就会使读者的思维浅尝辄止。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很难有深度的思考,很难看到”大象“的全貌。 信息的广度虽大,但是深度较差,对于任何行业或学科,如果没有一定深入地学习是很难领悟到本质和精髓的。 由于碎片化信息来源的复杂性,信息的传播者和加工者动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信息变得真伪难辨。断章取义,胡编乱造甚至谣言等大量信息也充斥着网络,而这些负面的信息都会误导读者。
因此,碎片化阅读,对某一些人利大于弊,对另一些人则有弊大于利,不能笼统说是利或弊。对于业已形成知识体系或结构的读者当然有利,因为碎片化阅读可以进一步帮助添加完善其知识结构。而对于缺乏一定知识储备的人群而言,碎片化阅读只是多了一些凌乱的树叶而已,反而容易成为人们的负担或误导。
第2个回答  2019-04-27
碎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坏处是:让你变得浮躁、且容易被调动情绪。

很多人读书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读完一本书,我不记得内容怎么办?

其实,只要不是最强大脑,世界上没几个人能读完一本书、还完全记得内容的。

因为我们读书,并不完全是为了“记住”,更多时候,是通过阅读大段文字、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归纳能力,锤炼自己的思维模式。

就像《奇葩说》,辩手们争论一个话题、并不完全是为了说服谁、或者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跟其他人的思维产生碰撞,不断交流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宇枫Sai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45318a1ffed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22
个人认为有利有弊,碎片化阅读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现在手机阅读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破碎,他们又缺乏一种把这些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贯通起来的能力,而学生一旦习惯于这样“虚假的整体性”的思维,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碎片式阅读是过于“浅”了,打开一个网页看个标题就关闭了;看别人的答案扫完第一段就开始去写评论了;知道某本书,看个序言就觉得自己读过了。碎片式阅读慢慢变成自欺欺人,不懂装懂,连自己都骗。
碎片阅读作为一个大趋势,其本身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我从不觉得,碎片阅读与传统的块状阅读相比,会低上一等。 让我们累死累活的,高能低效的,事倍功半的,甚至中毒的,并不是碎片化阅读,而是认为通过碎片化阅读可以替代系统学习的这种想法。 学习,重在积累,重在构建,重在体系,仅仅碎片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第4个回答  2019-04-30
这样的阅读方式,使得我们对消息的掌握程度不够。我们喜欢的消息片段,对内容的了解程度不够,这会让我们在阅读书籍时,只看到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