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法律是实现幸福的保障?

如题所述

幸福是法律的目的。法律的价值也就是法律作为一种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毕竟,法律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社会。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艺术,是人类自我约束和限制的一种艺术。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使,关进制度的笼子,约束富翁滥用经济权利,约束知识分子滥用文化权利,让一切掌握资源的人慎用手中的权利,否则将会招致法律的制裁。

只有在法律的限制和约束下,社会制度才能更加完善。因此重视法治建设,也是对公民个人权利和尊严的保护。幸福具有草根色彩,从而也构成了与公民个人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价值。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调节器,没有法律的状况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职工的实际生活中,总是有着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从职工个人角度看,比较普遍存在的劳动保障问题、个人消费(尤其是购买住房、大件电器用品的购买和使用)问题等,它们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自然也是法律现实需求的热点。

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的法制教育宣传需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比如在高校就特别需要注意对知识的利用和保护进行专门的法律宣传,不然的话,教职员工的智慧成果就可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充分、更高效实现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了人民的法治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民法典是权利本位的法,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民法典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权利,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民法典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要求“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民法典确认了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具体的民事权利,并系统规定了相应的救济保护制度。民法典总则编以权利主体、权利类型、权利的取得、权利保护及其时间限制等为主干,以民事权利为中心的体系。民法典分则各编的体系也是围绕着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而展开的。
第2个回答  2020-12-21
首先法律是目前保证自己权利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不合法的行为都会被强制执行,而且经历几十年的修改,现在法律相对完善和公正
第3个回答  2020-12-21
那肯定啊呀,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了都都会依着那个条条框框不越,我做好事。少做恶事。社会更和谐家庭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