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产业分析

如题所述

第一产业的产值在逐渐增加,但是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相比较,这一点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在2013年第一产业总之大概有50000亿元,和经济总的发展趋势相比,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始终是最重要部门,第二产业的产值始终高于另外两个产业。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它是在1990年站到GDP总量的40%左右,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始终保持在45%上下浮动。而第三产业则从1990年的30%逐年上涨,知道2012年达到了44%,几乎与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当。这表明,尽管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霸主地位已经显示出衰败的迹象。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显示,中国第三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年来,它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仅为87.25亿人民币,但1995年后,第三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在GDP总值中占更高的比重,并在十年内持续增加。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231406.5亿。目前,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总量已经超过50%,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从数据来看,很明显地发现,第三产业发展在中国有上升的趋势。

从三种产业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最小的一部分。对于第二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它成为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但它仍然是主要因素,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而在服务行业正在迅速增加,这是份额并不比第二产业低得多。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总值为231406.5亿元,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其次就是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等。经济的增长在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强劲拉动的同时,第三产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基本与第二产业相当了。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还是有较大的不同。在我国,第三产业大概占GDP的45%,而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一般占到GDP的70%。

据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第三产业中产值领先的是低附加值的初级服务业,目前特别需要发展金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这说明,中国第三产业不仅在总量上有显著的上升空间,在结构上也有着巨大的调整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入世一年来中国三大产业变化有多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题报告分析,“入世”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正 向效应十分明显,但三大产业的变化走势各不相同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近一年的时间里,“入世”的正向效应逐渐显现,由“入世 ”而导致的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劲动力。国民经济运行已经由政 策主导增长阶段转入到政策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增长的新阶段。 今年以来三大产业的增长走势与“入世”的正负影响密切联系。从经济增长的结 构上,可以看出“入世”对我国gdp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今年前三季度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增长了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以制造 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长了10%,提高0.7个百分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 长了6.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长最快的第二 产业正是“入世”最大的收益部门;农业积极应对“入世”,同时由于世界粮食减产 、进口压力减小而变被动为主动;而服务业发展则因外资进入相对迟缓以及电信、软 件、网络等新兴服务业的疲软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此,关注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 运行状况和走势,需要密切监测分析“入世”后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 第一产业: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明年预期冲击较为明显 (一)我国承诺的农产品进口配额未对已经供过于求的农产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 根据有关统计,2002年中国小麦关税配额管理的准入量为846.8万吨, 但1—8月份只进口49.8万吨,预计全年最多可能进口100万吨,而1—8月 份出口已达53.7万吨,预计全年出口规模在60万—100万吨;玉米进口量为 7000吨,仅为年关税配额管理准入量的3.4%,而预计全年出口可达950万 吨;进口大米14.7万吨,预计全年将实现关税配额管理准入量的7.5%—15 %,而预计全年则可出口200万吨;未列入关税配额管理的大豆,全年进口量最多 为1100万吨,比2001年减少290多万吨。 (二)“入世”第一年,我国农业没有受到市场开放明显冲击,主要在于两方面 原因。 一是世界粮食减产,需求缺口较大,国际市场粮食因没有价格优势而难以进入中 国市场。今年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因灾减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全面上涨。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美国农业部预测,2002年世界粮食总产为20.03亿吨,比 上年减少2.5%,其中小麦、稻谷已是连续5年减产。而中国粮食略有增产,特别 是优质小麦增产较多,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40200万吨,比上年增长1. 4%,市场供给量有所增加,国内粮价继续低位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保持了价格竞 争优势。 二是中国在世贸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了适当的调控措施。2002年中国对 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大豆、玉米和菜籽)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 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强对进口粮食和饲料的检验、检疫管理,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的增长。 (三)2003年预计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幅较大,“入世” 对农业的冲击将会显现。 有关管理部门和经济学界专家普遍认为,2002年中国粮食外贸形势好于预期 只是一个特例,是国内国际的一些特殊情况造成的。目前国际粮价的上升已对粮食生 产产生刺激作用,如果2003年灾情减轻,国际粮价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进 而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形势。此外,美国新农业法2002年5月公布以后,大量增 加了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补贴,其政策效应将在2003年及以后年份充分显现出来, 美国粮食的产量、出口量将会快速增长,应对此密切关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