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歌有着怎样的民族风情?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叙事曲
土族的每首长诗都有专门的曲调,大多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音域在一个八度以内。旋行平稳,具有朗诵性。曲目有《拉仁布与且门索》、《格萨尔》、《祁家延西》等。
儿歌曲
常以寓言的形式进行叙述,内容富有哲理性。曲调抒情优美。曲目有《布柔由》、《登登马秀》、《阿且什戈玛》等。
花儿
土族民歌体现了土族人怎样的精神
土族将花儿及土语演唱的情歌皆称“哈达过道”,每年农历六月六日的庙会上,比赛花儿成为土族民间传统的盛事,歌手一般都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
曲令有:“好花儿”、“红花儿姐”、“杨柳儿姐”、“九月的菊花儿”、“尕连手”、“梁梁上浪来”等。曲调多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并用下滑音来结束每个乐句,这是土族花儿突出的特点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3

卓尼土族民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在甘肃省卓尼县杓哇乡一带的土族民歌,卓尼县境内的土族民歌明显地表现出藏、土融合的痕迹。其情歌称为"卡西",酒歌称为"鲁西",舞曲称为"格日"。所有歌词均用藏语演唱,仅在部分曲调上保留了土族的独特风格,它也属于藏语民歌的范畴。
卓尼土族民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在甘肃省卓尼县杓哇乡一带的土族民歌,卓尼县境内的土族民歌明显地表现出藏、土融合的痕迹。其情歌称为“卡西”,酒歌称为“鲁西”,舞曲称为“格日”。所有歌词均用藏语演唱,仅在部分曲调上保留了土族的独特风格,它也属于藏语民歌的范畴。

曲调:“卡西”的曲调节奏多为二、三混合拍,以使用切分节奏为突出特征。调式中藏族民歌的风格区别在于“卡西”中的宫微调式几乎都与羽调式交替的奇特现象。“鲁西”的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重复前两句,调式大多为六式羽调(五声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宫羽调式相互交替,旋律进行中偶尔有一、两处八度大跳外,一般都为级进间夹杂一些四度跳进。
演唱形式:“卡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两种。“鲁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

唱词:“卡西”的唱词多在生产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抒发种种不同的情感,随感而发即兴唱出情歌。“鲁西”的唱词多在酒宴上助兴的民歌。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语言运用精辟简练、寓意深刻、涉及包罗万象。
作用:卡西:属情歌,按当地风俗,要在远离村寨的野外演唱,以倾诉爱慕之情为主要内容。鲁西:流行于土族的所有村寨,可在一切节日庆典的酒筵上演唱。歌词格式与强勒没有大的区别,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
卓尼土族民歌“鲁西”和“卡西”渊源可以追述到公元307年(西晋永嘉元年)。由于游牧在辽河流域的鲜卑族慕容部的首领土谷浑因与嫡、弟不睦,率领1700人马向西迁至洮水流域建立了游牧政权。后建都伏城号土谷浑国。到663年(唐龙三年),由于吐蕃王朝的不断侵占,延续了350年的土谷浑国终于瓦解、部众四散、部分部落依附于吐蕃王朝,为其担负守边任务,卓尼县境内的杓哇乡土族就是一部分。土族民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土族虽为土谷浑后裔,但由于长期与藏、汉杂居生活,民歌已明显表现出了藏土融合的特征。
“鲁西”和“卡西”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土族民歌“鲁西”和“卡西”是土族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土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是藏、羌与土族文化融合的体现,是藏族与土族人民联系的纽带。

20世纪末21世纪初,“鲁西”和“卡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的介入使其演唱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原始的唱词、唱腔面临失传。一些传承老艺人年事已高,享有威望的老艺人越来越少面临逐渐衰弱的危机。古老的土族民歌“鲁西”和“卡西”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有些经典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因此得以保留下来的不多。

第2个回答  2017-11-13

土族音乐属于风俗性歌曲,土族民间音乐多用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并用四度五度音做为调式骨架音。节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儿常运用八度音程的跳进使旋律刚健、激越。
土族的民间歌曲可分为:
宴席曲
按内容可分为赞歌和问答歌两类。赞歌,内容多为赞颂对方,常作为问答歌的引子。一般由两个乐句组成,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较大。进行中常出现下滑6~8度的音程,是旋法上的特点之一。问答歌内容广泛,从天文地理、生产知识到宗教信仰等,富有知识性。其曲调铿锵有力、曲尾收束干脆而不拖沓。流传在互助一带的宴席曲,多用土语演唱;流传在民和县官亭地区的用汉语演唱。
婚礼曲
土族传统的仪式歌曲,也称喜曲,贯穿于婚礼的始终。如婚礼开始唱《纳信妥诺》(“纳信”指男方派去迎亲的人),依次唱问答歌《唐德格玛》,取笑纳信的诙谐歌《纳信斯果》,仪式歌《依姐》,以及告别亲人的《兴马老》,送亲唱的《拉隆老》,答谢媒人的《西买其瓦日哇》,宾主互相敬酒的《的尕迭》,婚礼结束时唱《黑姐》等,内容风趣诙谐,曲调规整,节拍清晰分明。
土族民歌体现了土族人怎样的精神
歌舞曲
土语称“安召”。凡喜庆佳节或婚礼宴席中,人们围成圆圈,旋转歌舞,曲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多为3拍子。领唱的乐句简短,合唱的乐句较长,往往带有延长音的衬句。
内容多为庆丰收,祈求人畜兴旺等。主要曲目有:《兴马老》、《嫂老老》、《召引召》、《拉莫沿召》等。其音乐特点是常从主音下方四度为起点五声音阶式上行级进到最高音,形成高、低相距八度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