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鲁迅读后感600字?

如题所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后历任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在上海病逝。作品包括杂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约一千万字,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鲁迅 《自嘲》赠柳亚子 七律诗 1932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鲁迅于1932年10月12日题赠柳亚子条幅《自嘲》手稿,原由柳亚子保存,后转交革命博物馆,1960年12月由革命博物馆转北京鲁迅博物馆收。

《自嘲》首见于写赠柳亚子条幅,附有题解;再见于写赠杉本勇乘扇面,题为《未年戏作》,该诗作于1932年即壬申年,题作未年者,当是书扇面时回忆之误;1934年收入《集外集》时,作者自己改题为《自嘲》。

鲁迅受到的形形色色的诬陷、攻击或误解可谓多矣,除了必要的回击、答复外,他也曾多次加以自嘲。如他将自己比喻成深夜街头摆着一个地摊的小贩,“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且介亭杂文·序言》)。而最能体现鲁迅自嘲风格的,当数他写于1932年的著名的七律《自嘲》。这首诗后还有这样的跋语:“达夫赏饮,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鲁迅在诗中幽默地嘲弄自己的命运、遭遇和处境,一如他的杂文风格,嬉笑怒骂,犀利深刻。

鲁迅 自题小像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释文: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是鲁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原无题目,为作者好友许寿裳在其发表的《怀旧》一文中所加。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作者在诗的第一句倾吐自己内心蓄积的爱国感情,第二句叙述自己爱憎的原因,第三句总括前两句内容,并作了转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闷忧虑,尾句是为国献身的誓言,表达了作者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决心和为国捐躯的精神。全诗诚挚恳切,雄健激昂,结构严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