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的书中最打动你的文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看过很多的书,就像走过很多的路一样。书真的能带给你不一样感觉,在这个物质繁华,科技发达的年代里面,人们生活的都太快了,很多人都来不及停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们整天忙碌,最后却只是平庸。

书是我们的方向,书中有很多知识以及经验的,我个人是不喜欢看电子书籍的,我更加偏向于纸质书籍。我觉得这样的书比较有感觉一点,电子的感觉很缥缈。


三毛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作者,她的书籍,我基本上都读完了,她的文字里面带着一种力量,一直在吸引着我。她的每本书里面的文字都有感觉。


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就是“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这段文字,把朋友形容的很贴切,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的吗。细水长流见真情。辨别一个朋友的好坏,不就是看在你危难懂得时候,是否能够安慰你,能够雪中送炭了。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段话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一直在想,人真的会有来生吗。我更多的是倾向于今生,对于今生没有实现的愿望来生来实现。这种说法其实我不太赞成的,来生更多的是一种向往。


树一个坚强的生物,它既要在土里面坚强的生长,又要经历风吹雨打。从一棵小小的树苗,长成大大的树,为大家乘凉。这就好比我们的人生一样,我们也要想树一样的坚强。在土里面,这样艰苦的环境也要茁壮成长的。当你在空气里面,不管风有多大,雨有多猛烈,都有坚定走下去的。


张爱玲也是一个特别有才的作者,她的文字里面悲伤动人。她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包含着太多的情感。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我们都回不去以前的时光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的,人生之中,选择是很重要的。遗憾是每个人都有的,单手有的遗憾我们可以避免,就应该要抓住机会,让自己少点遗憾。

回不去的东西太多,我们要学会向前看,向前走的。要学会向过去说再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从童年时代的各种小人书漫画到成长过程中看过的各类中外名著,我虽读过不少书,却也不曾细细品味,总是以一种小孩儿的心态来看待作者隐藏于书内的意思,我最爱的莫过于曹雪芹呕心沥血的红楼梦,以宝、黛、钗三人的情感为主线,刻画了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小厮等各类鲜活的人物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传统思想,雪芹老先生偏爱正话反说的手法一步步地创造红楼神话,书中的所涉及的建筑、美食、医学等也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见识之广、了解之深,至于最打动我的文字,脑海中首先想起来的依然是黛玉对宝玉说的“宝姐姐与你好你怎样不与你好你又怎样,宝姐姐今日与你好明日不与你好你怎样,宝姐姐今日不与你好明日与你好你又怎样,宝姐姐与你好不与别人好你怎样,宝姐姐不与你好与别人好你又怎样”,宝玉怔了怔,只回一句“凭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是的,这句话是最动听的,宝黛之间的默契,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只一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已是最坚定的承诺。
第2个回答  2017-07-11

在我曾经很小的时候去读高年级的课本,阅读过的臧克家先生的一首诗歌——《有的人》。

诗中说: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实际上,这首诗歌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先生就是臧克家嘴里所说的那种即使死了,却依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宁愿化燃烧自己,以星星之火点燃中国人觉醒的烈焰的那种人,这首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比,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精神。

我记得我读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几岁的小破孩,却已经深深被诗歌中的感情所震撼,在我们所认识到的这个世界中,这种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其实有很多,有些人经过媒体的报道,我们知道,有些人却默默无闻,在自己的岗位上蜡炬成灰,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我希望我能成为第二种人,成为一个在短暂的生命当中,能活的更有意义的人。

在我曾经阅读过的一本《意林》杂志中,有一首郑愁予先生的《佛外缘》。

郑愁予先生,大家都知道,我们学过他的诗歌《错误》,可以说郑愁予先生的诗歌十分的有意境,带着淡淡的忧伤,我十分喜欢他的作品,但是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我最喜欢的当属《佛外缘》。

我是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首诗的,当时就沉迷其中,久久回味,喜欢的不得了,将它默写了一遍又一遍。

她走进来说: 我停留

只能亥时到子时

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

说是前生火花的相思骨

又用菩提树年轮的心线

串成时间绵替的念珠

(所谓佛外缘,即使在佛家清规戒律之外,不被允许的爱情,待故人已远,爱却并未成灰,相思骨化作菩提珠,用另一种方式去完成对爱情的守护,那是沧海桑田都不曾淡去的执念,是白云苍狗都不能消亡的爱恋。)

莫是今生邀我共同坐化

在一险峰清寂的洞府

一阴一阳两尊肉身

默数着念珠对坐千古

(与其浑浑噩噩的活着,不如一同归去,哪怕你不言语,我亦想与你永远凝视,你我对坐,共待时光老去,即使风化成砂,也要永不分离。)

而我的心魔日归夜遁你如何知道

当我拈花是那心魔在微笑

每朝手写一百零八个痴字

恐怕情孽如九牛而修持如一毛

(信仰和爱情,孰轻孰重?世间没有双全之法,我唯有辜负佛祖,你已然化作我的心魔,成为我灵魂最深处的执念,你是一杯毒药,我饮尽,甘之如饴,你是一缕清风,我追逐,绝不言弃。)

每次读过,我都很想哭,为了那样绝望的爱情,为了那样相爱不能相守的心酸。一个出家人的爱,总是更让人揪心,更显的无奈。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爱到极致,不如一起毁灭来到痛快。

在我曾经阅读过的《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好了歌》的注解中有这样几句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可谓是一部经典巨著,曹雪芹先生的功底实在是厉害,不论小说情节,和书中对于贵族生活的细致描写,单说诗词方面,到现在依旧吸引了许多著名学者去分析。我没有那个能力,单纯是是否能喜欢这几句诗罢了。

人心总是难以满足,一旦富贵荣华,就忘却了曾经的苦难,化作曾经压迫自己的那些人,对别人敲骨吸髓,永远都嫌自己的官职太小,嫌自己的锦缎不够华丽,正式因为这样的贪心不足,才在欲望的驱使下,泥足深陷,最终狼狈不堪。

铁打的名利场,流水的逐利人,到头来,不过一抔黄土,满面风霜。其实人生而逐利,没什么不好,不好的是为了利益,天良丧尽,手段百出,吃相未免难看,下场难免凄凉,虽可怜,却也可恨,在名利的追逐中,还是保持一丝清明,守住最后的底线,做一个淡薄一些,从容一些的凡人,也许会更好。

第3个回答  2017-07-12

              

    书籍,是能走进人心灵的文字。一本书,或是书中一句话,又或许是书中的某一个字,都能够使人豁然开朗,或是潸然泪下。它既是精神的食粮,又是阴霾中的一缕阳光指引这我们前行。而我,于万千书籍中,偏爱红楼。

    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一书,看似在写大观园中各女子围绕贾宝玉所发生的爱情故事,都是些荒唐言糊涂事,但又何尝不是在告诫世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曲终人散,一切事物只是过眼云烟,又何必迷失本性,痴迷红楼,过中曲折,此种滋味,谁人解?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把假的当做真的,那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这世间的真真假假,有多少人能分辨的清,这世间的虚虚实实,又有多少人能参悟的透。只是陷入其中,过于计较一些名利得失,以致颠倒黑白,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结尾令人回味,似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是腐朽的传统礼法所不能容许的爱情的悲剧和反抗封建的叛逆者的悲剧,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中,更显得荒唐而又可悲。

    以“梦”开始,以“梦”结束。这场红楼往事,是梦,可触不可及。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繁琐的情节,却足以使人为之动容。长安又是飞花日,飞入红楼梦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