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常见胃肠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如题所述

[西药治疗](1)有助于消化的药物①乳酸菌素片:每次3~5片,每日3次嚼服。有促进胃肠蠕动、胃液分泌、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②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剂,每日3次口服。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③多酶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有消化脂肪、淀粉、蛋白质的作用。
(2)泻药便塞停片,每次5~10毫克,每日l片。
(3)止吐药胃复安片,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或每服20~40毫克,肌注。吗丁啉片,每次10~20毫克,每日3~4次,口服。
(4)增强胃平滑肌张力药物加兰他酶注射液,每次l毫克,每日2次,肌内注射,30天为1个疗程。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0毫克/次,每日2次,分别于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25天为1个疗程。
[中成药治疗](1)补中益气丸功能升阳益气、补中固卫。适用于胃下垂脾虚下陷者每日2~3次,每次1丸,空腹温开水送服。
(2)香砂六君子丸功能健脾益气、理气和胃。适用于本病脾虚食滞者,每日3次,每次9克,空腹温开水送服。
(3)人参健脾丸功能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服,每日2次,每次l丸(约9克)。温开水送服。
(4)九气拈痛片具有理气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本病属气滞夹寒的患者,出现胃脘刺痛、胸胁胀满、不思饮食等症。
(5)阴虚胃痛冲剂功能益胃养阴和中。常用于胃脘隐痛或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6)胃苓丸 功能健脾和胃、化痰逐饮。适用于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
(7)元胡止痛片 每次4~6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功能行气、活血、上痛。
[中药治疗]处方1配方云苓24克,党参、黄芪、当归、山药、山楂各15克,柴胡、郁金、枳壳、白术、鸡内金各12克,陈皮、甘草、升麻各9克,大枣10枚。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处方2配方枳壳21克,柴胡、炙升麻、炙甘草各9克,白芍、白术、元胡、炒川楝、炒神曲、山楂、党参、黄芪、鸡内金各9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经10~60天为一疗程。功效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或者是脾虚运化失常、中气升举无力造成的胃下垂。
处方3配方黄芪24克,党参、麦芽各15克,白术、半夏、茯苓、山楂、鸡内金、神曲各10克,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枳实各6克,炙甘草5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下。
功效本方适用于脘腹胀满(饭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平卧可减轻)食少纳呆、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头晕气短、大便稀溏或伴有脱肛、崩漏、肾下垂等。
处方4配方淮山药15克,党参、白芍各12克,香附、元胡、枳实各10克,柴胡、川楝子各8克,炙甘草5克。兼脘腹胀闷,食滞消化不良者,加山楂、麦芽、神曲;肝郁化火,口苦咽干、排尿黄者,酌量加黄芩、丹皮、夏枯草、山栀子等;暖气呕恶者,宜加半夏、苏梗、陈皮等和胃降逆;纳食无味者,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山楂;兼有胃阴不足者,加麦冬、沙参、乌梅。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坠且痛(食后更甚)、胁肋胀痛或走窜、呕吐泛酸、大便不调、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夜不安寐、抑郁喜叹息。
处方5配方茯苓12克,白术、半夏各10克,桂枝9克,炙甘草5克,生姜3克。若兼脾虚甚者,加淮山药、党参;兼胸胁胀闷、嗳气者,加枳壳、香附、郁金;面色无华,舌淡者,加当归、熟地、炒白芍;脘腹冷痛、口泛清涎者,加干姜、吴茱萸;头晕目眩者,加泽泻、天麻。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胀满、呕吐清水痰涎、伴头晕目眩、喜暖、食少便溏、脘腹有振水声、肠鸣辘辘。
处方6配方肉桂1克(去粗皮生用)五倍子2.3(克)(炒),何首乌3克(炒)。
用法将以上药味共研细末调匀。每日1剂冲服。20天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
处方7配方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茯神、龙眼肉、酸枣仁各10克,木香、远志、当归各6克,甘草、生姜各3片,大枣5枚。若血虚心神失养,兼见心悸征忡、不寐者,加柏子仁、朱砂以安神;食欲不振者,加麦芽、谷芽、鸡内金以醒脾开胃。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本方适用于初期表现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神疲倦怠,四肢乏力、胃脘重坠,并伴有失眠健忘、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弱。
处方8配方淡附片9~30克,炒白术9~15克,焦艾叶12~3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50天左右。
功效治胃下垂。
处方9配方黄芪24克,党参、当归、白术、莪术各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升麻4.5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18剂为一疗程。
处方10配方党参、丹参各15克,五灵脂、白术、茯苓各10克,砂仁、檀香各6克,甘草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剂。本方适用于脘腹坠胀疼痛且固定不移、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消瘦、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者。
[民间验方]白胡椒猪肚治胃下垂配方猪肚250克,白胡椒15克。
用法将猪肚、白胡椒一起煮烂食用。每日1剂,连服1星期。
功效用治胃下垂。
蓖麻子膏治胃下垂配方蓖麻子仁、五倍子各1.5克。
用法共研成细末,水调成糊状.备用。敷于疼痛中心处,再用胶布固定。贴后每日早、晚用热水袋熨5~10分钟,第四天晨揭去膏药。休息1天,如法再贴第二疗程,连续6次可愈。
功效用于胃下垂患者。
苏枳壳治胃下垂配方苏枳壳25克,野山楂15克。
用法用水煎,去渣,每天2次分服,要持续使用才有效。
功效治胃下垂。
子母鸡治胃下垂配方子母鸡1只,干姜、砂仁、公丁香各3克。
用法将子母鸡(童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肺。将鸡切成小块,放人沙锅中,用文火炖至烂熟,再把干姜、公丁香、砂仁研成细末,吃时加入鸡肉汤中。每3天吃1只鸡,1日分2次食用。一般吃1~5只鸡即能生效。
功效本方补中益气举陷,适用于胃下垂。
荷叶蒂治胃下垂配方新鲜荷叶蒂4个,莲子6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荷叶蒂洗净,对半切两刀,备用。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后,剥衣去心。把上2者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2大碗,小火慢炖2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片刻,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本方补心益脾,健胃消食,对脾虚气陷、胃弱食滞的胃下垂患者有一定效果。
龟肉汤补气益脾胃配方乌龟肉250克,炒枳壳20克。
用法共煮熟去药。可加盐或酱油调食。
功效补虚调中。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
炖笋鸡治胃下垂配方笋鸡(童鸡,以母鸡最好)1只,干姜、公丁香、砂仁各3克。
用法将笋鸡杀死,去毛洗净,保留心、肝、肺。切成小块,加入干姜、公丁香、砂仁(皆研细粉)炖煮。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一般用1~5只鸡即可收效。
功效调气补中。用治胃下垂。
敷脐法治胃下垂配方蓖麻子仁3克(选饱满洁白者为佳),五倍子1.5克。
用法上2味料为1次用量。将两味捣碎,研细,混匀后加水,制成形似荸荠状、上尖下圆的药团,大小可根据患者脐眼大小而定。将药团对准脐眼塞上,外用橡皮膏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热水袋放于脐眼上热敷,每次热敷5~10分钟,以感觉温热不烫皮肤为度。一般4天后取掉药团。贴敷3次为1疗程。1疗程后可做X线造影复查。如胃的位置已复原,应停止用药;未复原,可再进行第2疗程。
功效除湿通络,敛肺涩肠。用治胃下垂。
鲫鱼黄芪汤治胃下垂配方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
用法将鲫鱼洗净,同两味中药加水煎至鱼熟烂。食肉饮汤,每日2次。
功效补中益气。治胃下垂、脱肛等。
首乌散治胃下垂配方何首乌30克,五倍子2克,肉桂1克。
用法为末。分3次冲服。日1剂。
功效治胃下垂。
佛手散治胃下垂配方佛手60克,桂花树根、橄榄、梅花树根各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冲服10克,日3次。
功效治胃下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