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萤石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如题所述

一、中国萤石矿床总体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萤石矿床分布广泛。在地理分布上,除天津、上海、宁夏和西藏部分省市外,其余省市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集中于中国的北部、东南和西南部。按行政区划,主要分布于浙江、内蒙古、湖南、江西、福建、河南等省区。大中型萤石矿床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华中和内蒙古中东部。

1.按矿床类型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 仅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贵州省西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分布较集中。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分布广泛,集中于中国中东部。按行政区划,集中于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省。

伴生型萤石矿床 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和内蒙古中部。铁铌稀土伴生萤石矿床仅分布于内蒙古白云鄂博,钨锡钼铋伴生萤石矿床分布于湖南省南部,铅锌伴生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湖南省东北部,重晶石(共)伴生萤石矿床集中分布于重庆市南部和贵州省东北部。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多形成大型矿床,热液充填型大中小规模均有,铁铌稀土伴生型、铅锌矿伴生型多形成大型矿床,而与重晶石(共)伴生型多为中小型。

2.按大地构造位置

主要分布于天山兴蒙造山系、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扬子陆块区,其次为秦祁昆造山系,塔里木陆块区。

3.按成矿要素

中国萤石矿床成矿必要要素有(老)变质岩、灰岩、火山岩(包括火山碎屑岩)、侵入岩(花岗岩、次火山岩等)和断裂。变质岩、灰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均为矿床形成的物源条件。断裂是各种矿床类型共有的必要成矿要素。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形成都与灰岩和火山岩有关,这种与浅海相灰岩有关的萤石矿床多形成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

形成大型萤石矿床的侵入岩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而与华力西期及更早期的侵入岩有关的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

无论是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还是伴生型萤石矿床,与灰岩有关的多为大型、特大型矿床。如苏莫查干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资源量达1千万吨以上,柿竹园钨锡钼铋伴生萤石矿床萤石资源量达数千万吨,浙江省常山县八面山矿床高坞山矿段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萤石资源量达二百多万吨。

同时具备灰岩、燕山期侵入岩和断裂成矿三要素的矿床多形成大型、特大型萤石矿床。如苏莫查干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柿竹园钨锡钼铋伴生萤石矿床、常山县八面山矿床高坞山矿段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湖南双江口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该类型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和贵州省晴隆县—云南省富源县一带。从大地构造位置看,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属天山-兴蒙造山系大兴安岭弧盆系和包尔汗图-温都尔庙弧盆系,萤石矿床产于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缝合线的边缘。晴隆县—富源县一带位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萤石矿床产于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该类型萤石矿床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及贵州、云南交界处,其他地区目前未见该类型萤石矿床。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赋矿岩层均与碳酸盐岩有关。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萤石矿床产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三岩段所夹的灰岩及大理岩层中,矿体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控制。而晴隆县大厂、富源县老厂萤石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假整合面之上,上二叠统龙潭组凝灰质砂砾岩、硅化灰岩层中(表13-1)。

表13-1 我国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赋矿岩性及矿化特征

三、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大地构造位置上,该类型萤石矿床分布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华北陆块区、秦祁昆造山系、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和扬子陆块区,集中分布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

地理位置上,该类型萤石矿床分布于全国各地,集中分布于我国东部,而在东经98°以西地区,仅见小型萤石矿床、矿点,未见中大型萤石矿床。在中国东部地区,集中于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其次为广东、广西、河南、河北等省区。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赋矿岩层多种多样,既有太古宇变质岩,又有古生界沉积岩和中新生界火山岩、侵入岩。其岩性有片麻岩、大理岩、泥质灰岩、钙质泥页岩、花岗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石英斑岩、熔岩凝灰岩、流纹岩等。赋矿围岩为灰岩者多形成大型矿床,如八面山萤石矿床、德安县洪溪坂萤石矿床。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多与侵入岩有关。七坝泉式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在空间分布上与侵入岩有关,萤石矿床附近有侵入岩存在。岩浆活动为地下热水萃取F,Ca成为含矿热卤水提供了热源。武义式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岩有关,这种火山岩是萤石矿床的氟的源岩之一。八面山式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在空间分布上不仅与侵入岩有关,而且还与沉积灰岩、泥灰岩有关。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均与大断裂、断裂破碎带有关。大断裂、断裂破碎带是含矿热源的运移通道和赋矿空间。

据统计,形成热液充填型大型萤石矿床的侵入岩绝大部分为燕山期侵入岩。

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形成与高含氟的源岩有关,矿床周围必然有高含氟的岩石,其岩性可以是变质岩,沉积岩(尤其是灰岩)和侵入岩。

四、伴生型萤石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伴生型萤石矿床主要伴生于铁矿、稀土、钨、锡、钼、铋、铍、铅锌矿、重晶石矿。与钨锡钼铋和铁矿伴生的多形成大型、超大型伴生萤石矿床,而与重晶石共伴生的多为小型萤石矿床。

地理分布上,伴生萤石矿床分布于内蒙古、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6个省区,集中于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萤石矿床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伴生萤石矿床,萤石含量低(<20%);湖南是中国伴生萤石矿资源量最大的省份,郴县柿竹园钨锡钼铋伴生萤石矿资源量达特大型规模,平均品位19.00%~21.31%;临湘县桃林铅锌伴生萤石矿资源量达大型规模,萤石平均品位9.37%。四川省和重庆市主要为与重晶石共伴生的萤石矿,规模较小。云南省的伴生萤石矿主要是钨、锡、铍的伴生萤石矿。

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伴生萤石矿床分布于天山-兴蒙造山系、扬子陆块区及扬子陆块区与西藏-三江造山系接触带附近。

碳酸盐岩对大型、超大型伴生萤石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湖南省郴县柿竹园钨锡钼铋伴生萤石矿床产于千里山岩体与佘田桥组泥质条带灰岩的内外接触带,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萤石矿床赋存于白云鄂博群八岩段白云岩中。

五、萤石矿床在区域上与其他矿种的空间关系

(一)萤石矿床组合

萤石即可作为矿石矿物产出,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化或单一矿床,又可作为脉石矿物产于其他非金属或金属矿床中。萤石和许多金属(Pb,Zn,W,Sb,Nb,Ta)和非金属(重晶石、方解石、石英等)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但经常相伴而生,有时可形成共生矿床,有时可形成伴生综合性矿床。

1.辉锑矿-萤石组合

典型矿床为贵州省晴隆县大厂萤石矿床。该矿床辉锑矿与萤石矿共生,各自形成独立矿床,具有单独开采价值。同时辉锑矿中伴生有少量萤石,而萤石矿中,局部伴生有辉锑矿。

2.铅锌矿-白钨矿-黄铜矿-萤石矿

典型矿床有湖南衡东县银矿冲铅锌萤石矿床。该矿床以萤石矿为主,氟化钙含量为36.58%,产于板溪群断裂带中,与铅锌矿、钨矿共生。

3.磁铁矿-稀土矿-铌钽矿-萤石矿组合

典型矿床为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该矿床主矿为磁铁矿、菱铁矿、稀土矿,萤石、方解石、重晶石、石英为伴生矿物,萤石含量较低。

4.钨-锡-钼-铋-萤石组合

典型矿床为湖南省郴县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该矿床萤石作为伴生矿物出现。

5.重晶石-萤石矿床,萤石-重晶石矿床

典型矿床有重庆市彭水县郁山萤石重晶石矿区苦草坪矿床、河北平泉双洞子萤石矿床、贵州沿河丰水岭萤石矿床、四川彭水二河水矿床等。这些矿床中,萤石、重晶石相伴而生,一些矿床以萤石为主,重晶石次之,而另一些则以重晶石为主,萤石次之。

6.铅锌矿-黄铜矿-萤石矿组合

典型矿床有湖南临湘县桃林铅锌矿。该矿床主矿为铅锌矿,萤石为伴生矿。

7.铅锌矿-白钨矿-锡矿-萤石矿

典型矿床有湖南临武县香花铺铅锌矿。该矿床主矿产为铅锌、钨矿,萤石为伴生矿产。

(二)萤石矿床组合的分带

在一些有萤石矿和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同时出现的地区,从区域上看,有水平分带的现象。如湖南衡东银矿冲矿床所在的区域内,自白莲寺岩体向东南方向,大致可分为4个矿带,即白莲寺的钨、钼、铜矿带,东岗山、吊马垅的锡、毒砂、黄铁矿、铅锌、铜矿带,银矿冲的铅锌、铜、钨、萤石矿带,锡岩冲-石峡的铅锌、汞、锑、金、雄黄、雌黄矿带。显然,这里含萤石的矿带处于远离岩体的部位。

贵州西部大片玄武岩出露地区的内侧,有晴隆大厂铁-锑-萤石综合性矿床,而在其外侧则仅有单一的大型萤石矿床,如云南富源老厂萤石矿床。

在某些碳酸盐岩地区,萤石矿与其他矿产之间也存在分带的特点。例如,川东南与黔东北地区,奥陶纪地层中广泛分布有萤石、重晶石矿床,而在寒武纪地层中,存在有汞、铅、锌矿床或矿化。

六、萤石矿床的控矿因素

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类型和构造特征。这两种因素,对不同类型的萤石矿床,其控制作用程度有所不同。

(一)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接触带的矿床,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为酸性或中酸性岩。萤石矿化很少与基性或碱性岩浆岩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或钙碱性岩石对成矿有利(曹俊臣,1987)。

产于碳酸盐岩地区的萤石矿床,矿化对围岩的依赖关系十分明显。前已述及,我国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的赋矿层位、赋矿围岩都与碳酸盐岩有关。产于碳酸盐岩地区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矿化对围岩岩性的依赖关系更为明显。例如,江西德安洪溪坂萤石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薄层砂岩夹页岩和奥陶系瘤状灰岩夹泥质条纹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等,矿脉主要产于中奥陶统纯灰岩中,上奥陶统瘤状灰岩次之,志留系砂岩、页岩,除在断裂附近次级裂隙中见有少量沿裂隙充填的萤石脉、网状萤石脉外,一般对矿化只起盖层作用。而下奥陶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未见萤石矿化。在川东南、黔东北地区的萤石矿床,主要赋存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中厚层较纯的生物灰岩中,而红花园组上部大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及红花园组下部分乡组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矿化则很弱。

产于碳酸盐岩中的萤石矿床,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白云质大理岩或灰质白云岩等富镁岩层,或为萤石矿化层的基底岩层,或为其赋矿岩层。例如,河北平泉双洞子萤石矿床赋存于白云岩中,安徽含山县横山萤石矿床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或白云岩中,川东南、黔东北萤石矿床产于白云岩岩层之上的纯灰岩中,江西德安洪溪坂萤石矿床也产于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上部的纯灰岩中。李长江(1987)研究了皖、浙、赣、闽等地区的萤石矿床后指出,在这些萤石矿化比较发育的地区,基底地层中往往含有晚震旦世—寒武纪的灰质白云岩、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等沉积地层,少数萤石矿床和含矿岩体也直接产于这些地层中。国外已发现的沉积萤石矿床大多数与白云岩、炭质白云岩等有关。实验资料也证实,F倾向于在白云岩等富Mg岩层中富集(Wood S A,1990)。由此可看出,F的浅部富集以致成矿,与所在岩层或其底部的富镁性是相联系的,这可以用F在地下热水溶液中的迁移形式来解释。

在F的迁移形式中,MgF+配合物是所有含F配合物中最稳定的形式之一。这是由于MgF2的溶解度远大于CaF2。因此,当Mg/Ca值增大时,有利于F的迁移,而Ca的增加(比值减小)则有利于F的沉淀。即成矿溶液中Mg2+的增加,强化了MgF+的形成,促进了F的迁移。因此,基底富Mg岩层或赋矿层中的富Mg岩石,成为F活化、迁移的物质基础,而赋矿层(或较上的非赋矿层)中富Ca岩石为F的富集和萤石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构造控制

构造对萤石成矿的控制作用中,褶皱与断裂相比,断裂为主,褶皱次之。除产于沉积岩中的矿床多与背斜有关(较多的产于背斜核部、近轴两翼)外,其余均受断裂、裂隙控制。

许多萤石矿床实例表明,在一个矿床或矿区内,总有一个方向的含矿断裂含矿最佳,该断裂往往成为矿区的主导控矿断裂,又称主干断裂。这类主干断裂,在那些与背斜有关的矿床内,往往近于垂直背斜走向,少数近于平行背斜走向。不但单个矿田或矿床如此,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范围内,也存在主干断裂问题。例如,我国东南部萤石矿出露地区,大部分含矿断裂为北北东向,或北东向。从更大范围看,华北东部沿海、华中、华南、华东等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地带的萤石主矿脉方向,亦即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中萤石矿床主控断裂方向,多数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显然,这是与中国东部北东向构造密切相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