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如题所述

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随着祖国的日益发展,社会上那些不良行为也时时发生。作为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要懂得“遵纪守法”。所谓的“遵纪守法”也就是遵守纪律和法律制度。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就应该人人争作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我们应该处处重视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的纪律和法律,不可视而不见,要有一种严于律已,决不违反的态度。把违反纪律当做一种可耻的行为。

  除了遵纪,守法也很重要。如果不了解法律,就会受到别人的欺负,或是走上不轨之路。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些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掌握一些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条文,并用法律缓解纠纷、矛盾。

  在生活中有许多不遵纪守法的事情。例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破坏公共财产、打架骂人、欺负弱小……假如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的加以劝阻,承担起一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有一个初二的中学生,他小学时成绩名列前矛,可是由于在初中迷恋上了网吧,不能自拔,成绩直线下降,还学会了打人、骂人。以至于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待他的是黑暗的监狱。当人们问他时,他后悔地说:“当初我沉迷于网络,就感到杀人放火是合理合法的事,杀一个人就能拿到一些钱……我真后悔我迷上了网络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上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啊!

  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曾看见一些人违反交通规则。比如有些人为了方便,不管红灯还是绿灯,也一样冲过去。“红灯停、绿灯行”,这些交通规矩,没有人不知道。我想:这跟一个人的素质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啊!这些闯红灯的人,他们小的时候一定是不太注意学校的规章制度的。

  像这样的事在当今社会上随处可见,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这些只是没人管也算不了什么的“大事”,只有触犯法律条文的才算是违法乱纪。知荣明耻,既是维护道德的防线,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应该要引以为戒。

  不能光凭纸上谈兵,要从日常生活做起。比如: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1、要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时刻不忘记纪律这一"阶梯",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养成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就要在以下及方面下功夫:
一是时刻注意培养自己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遵守纪律贵在自觉,自觉是遵守纪律的关键。
二是将遵守纪律的道德观念落在行动上。遵守纪律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
三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曾谆谆告诫他的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两句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道德修养的座右铭。其实,纪律修养也一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以小纪而不遵”。
2、要做到学法、懂法。
英国著名思想家温斯坦莱说过:“假如有很好的法律,但人民不了解它们,这对共和国来说就像没有任何法律一样糟糕。”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错路,必须铺设好自己的人生轨道,这就是要注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否则,便会因为不知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第2个回答  2020-10-0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我校信息化为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一片新天地里喜获丰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断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亲身地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认知、情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下面就教育信息化辅助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方面的影响谈几点体会:
1、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如闻其声、临其境,丰富了他们的感知,引发其认知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我留心观察到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上时,学生一些外显行为的表现与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有所区别,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活跃程度、应用迁移能力、应答反应、独立思考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直观、具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组合图形》时,根据学生常对新、奇、美的动画画面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房子、火箭、轮船,让学生观察形状,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物体外形显示出来,抽出组合图形,使抽象、难懂的几何图形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且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信息技术能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开课环节,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兴趣。在授课环节,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习情趣和学习效果。在复习巩固环节,抓住多媒体具有重现力、受控性的特点,及时再现情境,以巩固学生的认知,促使其知识内迁。在复习课时,利用媒体再现重点与难点,增大练习的密度。在面对较为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时,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一些新颖题型,把练习的内容富于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可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丰富练习形式、内容的目的。在上较为抽象的几何内容时,可利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思维经历一个表象——抽象的升华过程。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一课中,我尽可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画对称图形,设计对称图案。学生运用“复制、粘贴、旋转……”等知识,让电脑把想法变成现实,看到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了漂亮的图案,从而真切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创造各种各样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丰富有趣的接触教学材料的方式,能使他们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信息技术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在多媒体显示技术辅助教学时,通过媒体的功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实践活动时,同学们会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涌现了一批爱查阅、爱交流、爱分析的小能手。例如:我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同学们通过网上收集资料,了解世界水资源的状况,知道如何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发自内心地呼吁一起保护水资源。又如在教学《身份证》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做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同学们纷纷调查身边人、上网搜集身份证的资料,课前做足准备,上课时积极发言,表现出他们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课外利用多媒体网络设备自主学习,以较为灵活自由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例如,我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数学家的成长的足迹、选拔一些数学尖子生积极参加香港举办的“每日一数”的奥数有趣操作题的练习,为数学尖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学习的乐园。同学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兴趣浓厚,受益良多。
4、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而学生具有了信息素质,不管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他都可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总是极为关注信息,敏感于信息,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发掘信息并善于创造信息的新型人才。回顾这几年,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已喜获丰收:我们班的同学在全区四年级数学统考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国四年级数学“希望杯”,全省的五年级“育苗杯”比赛中多人获奖。
我相信:教育信息化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