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怎么回事?战后希腊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题所述

希波战争是希腊同波斯帝国之间的战争。波斯帝国企图 控制爱琴海地区,于公元前492年到前479年三次入侵希腊。 第一次因大流士的海军在色雷斯海岸毁于风暴,陆军遭到色 雷斯人袭击,半途而止。第二次,波斯战舰由爱琴海直驶希腊,企阁征服雅典。后来双方在马拉松平原展开激战。雅典 士兵英勇奋战,以少胜多。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领水陆大 军从色雷斯再次入侵希腊。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军在温泉 关抵挡,最后由于奸细的引路,李奥尼达和三百名战士全部 壮烈牺牲。波斯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雅典城。

但是,雅典 海军在萨拉米斯湾大获全胜,薛酉斯退回亚洲。笫二年,残 留的波斯军队被赶出了希腊。此后雅典转入攻势,同波斯在 海上争霸雅典把爱琴海各岛和小亚泅亚西海岸总共近二存 个希腊城帮集结在自己的领导下,组织成提洛同盟,多仄打 败波斯海军。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以波斯失败而告靖 束。此后,希腊的奴隶制达到了高度繁荣阶段。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霸权而进的战争。它们各自挟持一些城邦,从公元前431年到404年, 进行了长达27年的战争。最后雅典战败,承认了斯巴达的 霸权地位,取消了提洛同盟。接着,几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又 为争夺希腊霸权而继续战争。公元前4世纪前半期,希腊仍然 战火连绵,各城市国家互相削弱了。加之希腊各国内部的奴 隶斗争越来越激烈,希腊不断衰落。公元前338年以后,希睹 .被新兴的马其顿帝国征服。

希波战争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0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92年到479年,主要是波斯三次入侵希腊、希腊反抗波斯的 侵略。这个阶段的陆战以马拉松战役最为重要,海战以萨拄 米斯湾成役最为关键。

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率10万大军在距雅典城60 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矛头直指雅典。雅典迅速组织起 1万人左右的队伍,前去应战。雅典军队一无骑兵、二无射- 手,但依靠爱国的思想、用巧妙的队形、勇猛地冲向敌军。 波斯军队无法招架,只好撤退;成士有的伤亡,有的落水, 仅死亡者就达6400人。而雅典只损失了 193人。战斗一结 束,雅典将军立即派一名成士赴雅典报捷。这个战士一气跑 完了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路程,告诉人们“雅典得救了!"雅 典居民欢喜若狂,那位成士却倒地而死。今天的马拉松赛跑 就是为纪念这个历史事件而举行的。马拉松战役的胜利,挫 败了波斯想从雅典正面登陆的企图,鼓舞了希腊人战胜强故 的信心。

马拉松大捷以后,雅典大力加强海军力量,建造了一百 多艘有三层桨座的成舰,并和斯巴达等三十一个城邦结为反 波斯的军事同盟。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亲率战舰 七、八百艘,军队十多万人,第三次入侵布腊。波斯军队取 得温泉关成役的胜利后,直扑膛典。雅典采取应急措施,一 而将城中居民全部撤离,一面把舰队集中在狭窄的萨拉米斯 海湾,诱敌投网。波斯军队进入雅典城后,大肆焚烧。接着 两军在萨拉米斯湾会成°薛西斯以为稳操胜券,坐在海边观 战。波斯战舰高大笨重,在狭窄的海湾难以调度,希腊成舰 轻快灵便,很快打乱了波斯的队形,使之自相碰撞。海战直 打到黑夜,波斯海军几乎全被歼灭。萨拉米斯海成扭转了整 个战局,奠定了希腊胜利的基础。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波战争之后帝腊城邦之间争夺霸权 的战争。早在希腊战争之前,希腊城邦中的斯巴达的贵族寰 头政治和华典的奴隶王民主政治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双方都 用各种方法干预中小城邦的内政,拉拢朋党,各树同盟,从 而矛盾日益尖锐。希波战争中形成的提洛同盟,是雅典霸权 建立的标志。

后来雅典利用同盟工具对入盟各邦进行政治压 迫和经济剥削,引起了同盟内中小城邦的不满,也遭到斯巴 达的反对。斯巴达组织伯罗奔尼撒同盟和碓典展开斗争,争 夺霸权。同时,争霸的双方也有深刻的经济原因。伯罗奔尼撒 同盟中的大工商业城邦科林斯,在希腊西部沿海和西西里等 地拥有经济优势;但疝典的霸权形成后,逐渐自东而西侵入科 林斯的势力范围,于是雅典和科林斯在经济上发生尖M冲突o 这些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雅典与斯巴达的大战。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第一阶段从斯巴 达的同盟者底比斯袭击雅典的同盟者普拉提亚开始,到公元 前421年缔结和约结束,历时10年,斯巴达在陆地上获胜,雅典 在海上占了优势,双方互有胜负。第二阶段从公元前415年雕 典远征西西里开始,到公元前404年斯巴达海陆军逼近雅典, 迫使雅典投降为止。根据合约规定,雅典撤除城防,废民主政治,解散提咨同盟,仅保留十二艘警备舰。霸权由雅典转入 斯巴达手中。但这次战争是古代希腊城邦历史的转折点。战 争之后,无论是败者还是胜者,各城邦面临着经济衰竭,农 民破产,贵族豪富专横,阶级矛盾尖锐,社会长期 动荡不 安,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从此走向衰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