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的天工开物是如何刊印的?官方是如何说明的?

如题所述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是如何刊印的?


那么这本书是通过什么方法刊印的呢?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雕版印刷术》。没错,《天工开物》这本书正式通过《雕版印刷术》刊印的。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官方是如何说明的?


《天工开物》这本书和其他那时候的书一样,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四个步骤:“写样”、“雕刻”、“刷印”和最后一步“装订”。之后,就形成了真正的成书,被古人们观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300年前天工开物是人工刊印,官方对于这件事没有明确说明,只是说用了很多人进行刊印,并说明了这件事工程巨大。
第2个回答  2021-03-12
三百多年前的《天工开物》是应用活字印刷术刊印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达的技术,不像现在人们用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很多东西,那时候是流行活字印刷术的,所以说活字印刷术是我们国家四大发明之一。
第3个回答  2021-03-12
明代是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
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制瓷业驰名中外,冶矿业由官营向民营发展,造船业发达等。
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涌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