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特色米饺作文六年级下鄱阳特色米饺作文六年级下.册.册.

鄱阳特色米饺作文六年级下鄱阳特色米饺作文六年级下.册.册.

鄱阳米饺的面皮不似北方水饺的面皮,它是用大米做成的,且要用晚米。上等晚米浸泡十到二十分钟,沥干水,倒入饭甑里蒸。当水蒸汽冒出时,要用嘴吹水蒸汽,如果吹水蒸汽会发出响声,那么续蒸五分钟关火,接着把蒸过的晚米摊开晾干碾成粉,等做米饺面皮时,再用开水和面。别看这个程序用文字记录起来不过几十字,实际操纵却很繁复。蒸晚米是门技术活,比如用嘴吹水蒸汽判断声响,里面就有奥妙,若判断不精准,蒸米时间就会出现误差,从而影响碾米粉和面团的质量,那么压出的面皮口感与色泽都会受损。品质好的鄱阳米饺,蒸熟后面皮富有光泽,质地细腻,软硬适中,自有一番它独有的风味。
或许是泡晚米蒸晚米碾米粉的过程太冗长,为了减免人们包陷做米饺之前的这一长串繁琐程序,鄱阳粮油市场上近些年来已有加工好了的鄱阳米饺米粉出售。有了这种专门的包米饺米粉,想亲自动手包一回鄱阳米饺,便不再是件望洋兴叹的事。
怎样擀鄱阳米饺面皮也很有意思。北方人包水饺离不开擀面杖,鄱阳人包米饺需要什么兵器呢?过去,鄱阳人包米饺不需要任何工具,晚米面团柔软,用巴掌即能对付,当然不是所有人的巴掌都能修出圆满漂亮的饺子皮的,那属于高手绝活。可人终究是聪明的,不知道谁发明的这种工具(如下图),上下两块板,一端用门链锁固定,另一端则像两巴掌一样合张自如。把揉好的米饺面团分成小剂,取一小剂放入张开的两板中间,合上,张开,一块厚薄均匀如满月圆的银白面皮便静静躺在底板中央了;取出,包馅,对合,捏紧,一只鄱阳米饺转眼形成,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捧在手心里,怎么瞧怎么欢喜。
鄱阳人逢清明须做米饺祭奠祖先,这点有别于江西上饶地区其它县市用清明果祭奠供食祖先的传统。尽管与相邻县市隶属于同一区,但“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仍是亘古法则。除了清明,平常日子,鄱阳人也会做这种米饺。米饺在鄱阳人心中的位置犹如大白菜水饺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对于客居他乡的鄱阳人,他记忆中的家乡味道里一定一定少不了米饺的滋味。
不知鄱阳米饺在鄱阳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范仲淹在任饶州(鄱阳曾为饶州府)知州时,他未提到鄱阳米饺,留下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遗憾鄱阳米饺失去了一次与名人结缘的机会,人间缺少了一段足供后人回味千百年的佳话。但,不管它存在于世上多少年,它存在过你的心里才最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