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每年货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货币发行按性质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无论哪种性质的发行,都要通过银行现金收支渠道来实现。其中,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有:对个人工资、奖金和其他现金支出;行政企业管理费现金支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支出等。

现金回笼的主要渠道有:商品销售现金收入;各种服务事业收费现金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收入;向个人征收税款现金收入等。根据计算,银行现金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就是发行的货币数量。

扩展资料

(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

(2)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

(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发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对应解释的角度很多,但一个最基本的式子是“货币数量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我解释一下这个式子:式子的右边儿就是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89不离10.所以“正相关”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货币发行量一般会根据GDP或者CPI等一些名义变量的变化进行调整。这是固定规则,当然也有浮动规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5
取决于印钞机吞吐能力
第3个回答  2010-11-15
领导拍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