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种蜘蛛学名叫什么?

在广东的地区人们把一种全身褐色、巴掌般大、爬行速度很快、脚十分长、听说它的尿会烧伤人们的皮肤的蜘蛛叫做“禽佬”(音译),我想知道它的学名以及它的详细资料,谢谢!
一楼的图片我看过不是这个样,它的身子十分修长,比较扁,脚的长度大概一根成年人的手指,爬行速度快过一个成年人(常扁它不到)。不是虎纹捕鸟蛛。

虎纹捕鸟蛛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和半山区,是一种大型穴居、不耐寒的剧毒稀有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有螯亚门、蛛形纲、蜘蛛目、原蛛亚目、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梁宋平等(1995)对其蛛毒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酶类及数十种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活性成分。这一研究揭示了该蛛毒是研制新型药物包括抗癌药物的新药源。近年来,国内外对蜘蛛毒素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对个体大、单蛛产毒量高(1ml/次)的虎纹捕鸟蛛毒素研究更具魅力,但由于蛛源匮乏,极大地影响了其研究进程,而开展引种驯化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且是蛛毒出口赚取外汇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我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自1994年以来,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及其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就该蛛的饲养与繁殖技术作简要介绍。

1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1.1 雌成蛛的形态特征雌成蛛体长50.00mm,腹部26.00mm×15.00mm,8眼集于一丘,前眼列前曲,后眼列近直线排列,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间距与前中眼直径之比7∶8,后中眼间距与后中眼直径之比25∶8。整个身体被浓密的黑褐色绒毛或长毛,头胸部黑褐色,颈沟和放射沟明显,中窝横向,螯肢内齿堤具18齿和许多小齿,外齿堤无齿,触肢基节前侧和螯基外侧生有许多等长的羽状毛,胸板长大于宽,可见胸斑一对,触肢基节和下唇上生有颗粒状突起,跗节3爪,上爪下有2栉齿,下爪无齿,触肢和步足附节背面有许多颗粒状毛,各步足跗节和后跗节有毛丛,足式为1,4,2,3。腹部背面灰黑褐色,有5条黄色矢状纹,两侧颜色稍淡,前纺器一节,间距小于其直径,后纺器梢节较长。

1.2 雄成蛛的形态特征雄蛛体长44.00mm。头胸部22.00×19.00mm;腹部22.00×14.00mm。背甲黑褐色,头区及胸区周缘密布黄褐色长毛。8眼位于一扁椭圆形丘上,眼的排列及各眼大小比例与雌蛛相同。中窝弧形凹陷、前曲,中窝至头区前缘微倾斜,胸甲赤黑褐色、枣形,长大于宽,四周布满绒毛,胸斑一对。螯肢内外侧扁,外侧微隆起,内面凹扁,腹侧缘有金褐色粗刚毛组成浓厚的毛丛,外齿堤无齿,内齿堤16枚,其中近螯爪的一端4齿较大,外侧被短毛,其间有短棘3丛,为发声器的另一组成部分,此棘与螯肢外侧小棘相对磨擦成声,共同组成发声器。步足黑褐色,粗壮而长,多毛。后跗节的大半部分和跗节的整个腹面有天鹅绒似的毛丛。爪稍弯曲,爪下有爪垫。腹部黑褐色,长卵圆形,被浓密金褐色毛,其黑色斑纹与雌蛛同,呈虎纹。前纺器小,呈小锥状,后纺器大,鞭状,由腹侧绕腹部末端弯向背侧。触肢跗节密布金褐色刚毛和绒毛。从外侧看,跗节远端隆起,被浓毛。但从内侧看,此端中央凹陷,形成一环状圆圈,上生浓密的毛。生殖球赤色(生活时更加鲜红),圆球形,插入器粗而稍扁,沿中轴方向纵凹,呈长匙状。

1.3 生活习性虎纹捕鸟蛛是变温动物,且具负趋光性,在长沙地区5月—8月为虎纹捕鸟蛛进行繁殖和卵的胚胎发育时期,5月中旬—7月期间为虎纹捕鸟蛛求偶和交配的最佳时期。在常温下活动节律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当温度在22—25℃之间(±2℃)时其活动最为频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活动,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很少有虎纹捕鸟蛛出洞活动(20—30℃为适宜温度)。我们用50头蜘蛛经观察统计,结果表明虎纹捕鸟蛛在5—8月这段生长旺盛及繁殖期一天有四个明显的活动高峰期,分别在下午19∶00—20∶00之间,夜晚22∶00—0∶00,2∶00—4∶00,及上午6∶00—7∶00之间,而从上午8∶00—下午19∶00之间则很少有活动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07-02-07
第3个回答  2013-08-17
白额高脚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