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山泉水、矿泉水)为什么会产生白色絮状物?

如题所述

主要分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非生物性沉淀是由水中的一些金属盐类,如铁、钙等离子放置时间长以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此外,水中一些胶体成分也会产生沉淀,非生物性沉淀目前的工艺已经有解决的方法。生物性所致的沉淀,主要受微生物污染产生的。

    简介: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

    介绍:

    矿泉水是含有溶解的矿物质或较多气体的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

    国家标准:

    中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份、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国标"还确定了达到矿泉水标准的界限指标,如锂、锶、锌、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总固体。其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称为天然矿泉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矿泉水/山泉水中絮状物的沉淀问题及防治矿泉水/山泉水出现沉淀,主要分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非生物性沉淀是由水中的一些金属盐类,如铁、钙等离子放置时间长以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此外,水中一些胶体成分也会产生沉淀,非生物性沉淀目前的工艺已经有解决的方法。生物性所致的沉淀,主要受微生物污染产生的。由于矿泉水产品保存期较长,在生产中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若在生产中污染到少量的细菌和霉菌,经存放一定时间后细菌和霉菌能在矿泉水中增长繁殖。为解决这一问题 许多矿泉水企业都使用了臭氧技术来灭菌,按臭氧在矿泉水中的使用浓度,对污染矿泉水中细菌的杀灭效果非常理想,但对霉菌的杀灭效果不理想,所以,矿泉水受霉菌污染后,大约过10天或20天矿泉水瓶内就长 出了肉眼可见的白色絮状沉。霉菌污染的主要途径霉菌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1、管路设备矿泉水的最终过滤设备,其滤芯是化学纤维造构这种物质在储存、运输和生产过程中,极容易受到霉菌抱子的污染而粘附于表面,在更换过滤器滤芯时,若消毒不彻底,霉菌抱子遇上合适的生长条件就能生长繁殖,使整套设备受污染。2、包装材料污染瓶装矿泉水的空瓶和瓶盖,其生产过程不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加上运输和储存等环节容易受霉菌和其它微生物污染,若在消毒和冲洗中不严格,会使空瓶和瓶盖带菌。3、灌装期间污染灌装间的空气和操作人员带来二次污染。灌装前的矿泉水,即使经严格把关未受污染,灌装过程,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污染。霉菌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管路设备的消毒灭菌在生产过程中,需定期对矿泉水输送管路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杀灭霉菌,采用冲洗消毒法或浸泡消毒法。用压力泵把消毒液注人管道设备内进行不断的循环冲洗,或将消毒液通人设备管路内,用消毒液浸泡了,消毒时注意不能留下死角,以保证效果。2、包装(桶/瓶)的消毒灭菌3、灌装间空气的净化和灭菌为 了防止霉菌及其它微生物在无菌室内滋生,要定期对无菌室进行空气灭菌。4、大样检测及时发现霉菌污染除上述的消毒灭菌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如能及早发现霉菌污染,就能及时采取相应的灭菌措施,对保证矿泉水产品质量意义重大。详情请咨询技术人员:瑚小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