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48小时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因此,CRP的检测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反应高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CRP 、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CRP 可与脂蛋白结合, 激活补体系统, 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 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 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ACI 的发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低水平CRP 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如高血压、高脂血症; 同时,CRP 升高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率; 因此,CRP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都有关的促炎因子。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s-CRP 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健康人的2 倍, 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正常者的3 倍 。2003 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 ESH/ESC) 正式推荐, 高血压患者需检测hs-CRP 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48小时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因此,CRP的检测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临床意义:
1. 用作疾病的筛选试验:40-60年代用作炎症的指标,用阳性或阴性报告。定量测定很敏感,小于10mg/L为正常,超过10ml/L则可视为不正常。
2. CRP可用于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3. 监视手术后恢复状况:术后4-6h CRP开始升高,48-72h达最高峰(250-350mg/L),这是因为组织损伤刺激反应。术后5-7天降至正常水平(〈10mg/〉相反,如保持高水平则视为炎症反应。
4.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感染皆有CRP升高,急性细菌感染可达300—500mg/L,病毒性感染其值常小于200mg/L,这不是绝对的,但可参考。
5. 在肿瘤化疗时,常有感染发生,CRP可作为监测指标。
6. 有趣的是菌血症、败血症患者,CRP升高在前,血培养阳性在后1—4天。
7. 儿科感染性疾病: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发性细菌败血症,CRP超过100mg/ L,则视为有细菌感染。儿童脑膜炎时细菌性平均195mg/L,而病毒性则低得多。
8. 炎性肠病:克隆氏病慢结皆升高,但克隆氏病更高,在治疗后可恢复。CRP持续升高(大于等于40 mg/L)对治疗反应差,CRP>70mg/L,说明病情过展。
9. 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难与共者CRP与疾病相关性较大,系统性红斑狼疮则差,但有的报告则认为SLE、血管炎、肌炎皆有CRP升高。
10. 移值:用于监视排异反应,CRP有重要的坐标。脏器移值后8天CRP下降至正常,如发生排斥反应则血清肌酐、尿氮、CRP皆升高。据报告,CRP升高在排斥反应发生之前4天出现。但是,感染也可发生CRP升高,要注意鉴别两者。在排异时,用硫唑噙抗排异CRP则升高,而用环孢A则不升高。据认为这是与T细胞被子抑制,M活性下降有关。GVHD也有CRP升高。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超敏CRP(HS-CRP)方法的引入,CRP不仅可作为一种急性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低程度炎症反应中CRP的水平。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被临床重视。
对于超敏CRP检验可检测出低水平(0.1~10mg/L)的CRP浓度,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具体来讲,首先它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指标。(CRP)是一种非常敏感、非特异性、全身性的炎症、组织损伤、感染的标志物,几个大范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血清CRP水平是心肌梗死、中风、外周动脉疾病、无明显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强有力的、独立的、预测性的危险因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1

1、特点不同

hscrp是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48小时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降至正常水平。

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其一级结构包含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弧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RP配体结合位点(与配体的结合需Ca2+参与),其另一面含有Clq及FcTR结合位点。

2、作用不同

hscrp用于监视排异反应,CRP有重要的坐标。脏器移值后8天CRP下降至正常,如发生排斥反应则血清肌酐、尿氮、CRP皆升高。

CRP是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蛋白,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10mg/L。本身由肝细胞产生能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糖蛋白,能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为非特异性的检验指标,很多疾病时都可以表现出来。

3、工作原理不同

对于超敏CRP检验可检测出低水平(0.1~10mg/L)的CRP浓度,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具体来讲,首先它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指标。

CRP与补体Clq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很多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R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