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混凝土与砌体交接缝的处理方法

外墙混凝土与砌体交接缝的处理方法

1.计划时间,在初凝前继续浇筑,不需处理,只注意振捣密实。未加缓凝剂的初凝时间约45分钟;
2.按规定位置留置施工缝,竖向构件留水平缝、水平构件留垂直缝,缝边振捣密实。对有防水要求的构件如地下室板、墙,施工缝应有止水措施(如止水钢板等)或结合后浇带留。
接缝时,清洁缝边、润湿,选小骨料混凝土浇,振捣密实。后浇带的,应按要求加微膨胀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3

砌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第2个回答  2010-11-09
在不同基面钉上钢丝网,钢丝网与不同基面搭接100mm,再进行抹灰施工,如抹灰厚度超过35mm,也得采取加钢丝网的方式补强。
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3-11
砼墙与砖墙接缝处处理方法是施工规范要求?还是强制性标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准》QB/CJJ-03-2003里面有详细的施工过程及质量要求,下面简述几点为例:
砌体结构工程
3.2.1基本要求
1、在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黎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2、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о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3.2.2砌体工程施工
1、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构造柱钢筋绑扎→阴砖→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混凝土→顶板、圈梁钢筋、模板、混凝土。
2、施工工艺:
(1)楼层放线:基础抗压条基(或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测量员将工程的控制线引测到基础(或楼板)上,然后用经纬仪将全部轴线超测在基础(或楼板)上,最后根据图纸尺寸放出外墙位置线、控制线及构造柱位置线。
(2)构造柱钢筋绑扎:按线调整结构预留构造柱钢筋位置,先将竖向钢筋与预留钢筋绑扎,然后绑扎箍筋。
(3)砌筑前1-2天应将砖浇水湿润。
(4)墙体砌筑:
①立皮数杆:根据砌块的高度、砂浆的厚度,设置皮数杆,每面墙体两个,用以控制水平砖缝、门、窗洞口高度、圈梁位置、标高等。
②撂底:砌筑前,根据砖或砌块的尺寸和墙体长度进行排砖,确定每层砖的数量及半砖的位置。
③砌筑:根据皮数杆的控制线拉通线,砌筑方法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一灌缝。砌筑时,先从构造柱脚开始,马牙槎先退槎后进槎,以保证构造柱脚为大断面。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得超过30cm。上、下砖缝错开。
(5)构造柱模板、混凝土:
砌筑至圈梁底以后,对构造柱钢筋及砌体做隐蔽验收,然后支模板、浇筑混凝土。
3.2.3质量要求
1、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2、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竖向灰缝不应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4、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砌筑时,蒸压砖或砌块龄期不应小于28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