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平工资由哪个部门统计公布

社平工资由哪个部门统计公布

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统计局5个部门联合发布。
社平工资是社会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简称,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通常由政府根据上年度的情况公布。社平工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比如全国来讲,社平工资最高的地区为广州,社平工资和许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相关,因此知道社平工资能够更好的理解国家社会保障相关制度。职工社保额度就是根据此数据每年调整。
作为社保基数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主要用于:
1、确定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基数
2、确定医疗保险一次性补缴
3、核定企业养老待遇
4、核定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死亡一次性救济费数额
5、核定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数额
6、核定工亡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数额
7、核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数额
最低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最低工资,是根据劳动法规定,为了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发放工资,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奖金,抄以及福利待遇,但是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
2、社会平均工资,是指在统计区域范围袭内(比如全国,省,市,县),全体职工的月均工资收入,包括国企,私企,外企,等用人单位,由国家统计局根据规定进行统计公布。用于核定缴纳社会保险,劳动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3、城镇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原则上,是根据本人月均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月均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本人月均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个体缴费的,因为本人没有工资,无法核定月均工资收入,则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社会平均工资的300%确定不同的档次,由参保人自行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