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对养老金起到多大的作用?

如题所述

工龄真的是一个老概念了。其实很多人可以发现,现在我们各种社保缴费方面都不提工龄,而是说缴费年限。社会保险法中都是如此。

目前,我国有法律规定的。关于工龄的规定,主要是指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这里边有专门的一章关于工龄的规定,一直实施至今。
当时的工龄指的是本企业工龄和一般工龄。后来的退休制度又明确了连续工龄。连续工龄是依照本企业工龄计算,毕竟连续工龄的实施单位也包含了机关事业单位,提本企业也不合适。
连续工龄是依据职工档案记载,必须退休前在这个单位工作的工龄(包括按组织调动可以确认的工龄)。在过去退休前没有单位是无法领取退休费待遇的。现在不一样,现在退休老人可以从社保基金领取待遇。
过去的时候本企业工龄或者说连续工龄时间的长短,确实关系着退休待遇的高低,不过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统一实施一张工资表,大家工资待遇差别并不大,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补贴补助。
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本企业工龄5~10年的可以领取50%的本人基本工资的退职养老费(当时还不叫退休费),10~15年是60%,15年以上是70%。

过去的人们重视工龄,可能主要原因是万一工龄中断的话,连续工龄要从重新就业开始计算。再加上工龄也确实能够体现退休待遇的高低水平,只不过工龄在一定范围内是没有差别的。
90年代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时候我们的缴费才要求是累计缴费。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毕竟就业市场化以后,一个人可以自由的流动,而不是必须固定的一个单位的。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养老待遇实行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过工龄的优势并不明显。1992~1997年,我国实施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计算养老金的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不管缴费年限多少,缴费基数高低,基础养老金都领取20%的社平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11%记入,由于那些年代我们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非常快,个人账户积累相对贬值很快。因此,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高低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养老金差距。

直到2005年,国家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才制定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模式。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直接跟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相挂钩,现在缴费年限每多缴一个月,基础养老金实际上都可以多领一点,比如说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多缴费一个月,可以多领取1/12%。

个人账户养老金,现在相应的记账利率有所提高,2016年到2020年始终是6%~8%以上。这样看起来实际上缴费年限越高,缴纳的个人账户还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对于工龄较长的职工,由于在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由于有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还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这也是非常划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1
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都是跟工龄直接挂钩的。工龄越长,养老金的待遇就越高。养老金待遇跟工龄是成正比的。
而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呢?从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形成来看,实际上是源于我们每年交费的数额累积。也就是说我们交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养老金交的就越多。所以我们的工龄也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有一定关系。
不过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是互斥的。也就是说,有过渡性养老金就不会有个人账户养老金。
本身过渡性养老金也是国家为了弥补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缺失。
了解了工龄,如何影响我们的退休金待遇,我们再看一下工龄如何影响我们的退休后待遇增长。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养老金已经实行了14连涨。由最初的700多元,增长到人均2600多元。
其实我们国家每年上调基本养老金的时候,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调整。
挂钩调整就有跟工龄挂钩和跟上年度养老金挂钩两种方式。
工龄越长,增长的退休金越多,这就是工龄挂钩。
同样上年度养老金越高,增长的退休金也越多。
因此我们的工龄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关乎到我们养老金的高低。我们养老金的基本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第2个回答  2022-02-21
工龄长短影响养老金待遇。

首先,当然是大家所素质的,工龄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能拿多少了。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工龄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一方面,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越高。另一方面,工龄是用于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被确认为几年工龄,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工龄影响你的带薪年假

工龄还间接影响到你的年假。一般情况下,职工本单位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也就是所谓的带薪年假。

工龄影响你的探亲假

工龄对你的探亲假来说,也规定。一般情况下,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予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所以影响还是很大的。
第3个回答  2022-02-21
工龄越长,养老金的待遇也就越高。那么这里呢所说的工龄越长是指的咱们的有效工龄越长,养老金也就会越高。
养老保险制 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多缴费,长缴费,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你的缴费年限长,不管是视同缴费年限还是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
如果你的缴费年限越长,那么在每年的养老金上调时,对于你的养老金上涨金额也是有影响的。
每年的养老金上调时,上调方案通常都是有三种方式的,第一种是定额调整,第二种是挂钩调整,第三种呢就是倾斜调整。
当咱们的缴费年限足够长的时候,那养老金上调时,其中的挂钩调整影响是比较大的。
挂钩调整是分为两个方面的。第一个是按缴费年限挂钩调整,这一点呢就是你的缴费年限越长,调整的额度也都会越多。这个呢是直接和咱们的缴费年限有关的,这个缴费年限呢是包含视同缴费年限的。
咱们再来看一下挂钩调整的另一部分,就是按照养老金的水平挂钩调整的。按照养老金的水平挂钩调整的部分,对于养老金有没有影响呢?肯定是有影响的。
本身这个养老金都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档次、退休年龄以及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综合因素计算出来的。按照养老金的水平进行调整的时候,缴费年限越长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那在挂钩调整时,自然也就比较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的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养老金的待遇,另一方面呢可以在每年的养老金上调时提高咱们的上调金额。
第4个回答  2022-02-21
有人问到这样一个社保问题,一样的工龄,退休金相差几千元,这是怎么回事?心里不平衡怎么办?

一样的工龄,养老金相差很大,这也很正常,因为养老金待遇并不只是根据工龄这一项条件来计算的,工龄一样养老金就一样,不是这样的。除了工龄之外,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单位的性质、乃至养老金领取地的选择等,都是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多少。

比如说,同样的工龄,机关事业单位就要比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要高。同样的工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多的人,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也会越高。此外,因为缴费基数的不同,也会使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不同,同样两个人,一个是60%的缴费指数,一个是100%的缴费指数,也会导致未来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完全不一样。再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养老金水平,就是要比二三线、三四线等城市的养老金水平高。

这是目前养老金待遇存在的现状,面对差距,不需要耿耿于怀,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现象,其他跟你情况一样的人,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此,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不要太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