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如题所述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1、师范教育

职前师范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与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始和奠基阶段。师范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新教师的质量,并影响着教师今后的发展。

2、入职培训

新教师都会面临一个角色适应问题。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人角色,新教师的任职学校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性措施。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还承担了短期的系统培训工作,培训的目的是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3、在职培训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在职培训活动很广,可以是业余进修,也可以是校本培训(如集体观摩、相互评课相互研讨等)。

4、师徒结对

师徒结对指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幼儿园中,根据初任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了在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指导教师对其进行“传、拉、帮、带”的指导。

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检查和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很快熟悉和熟练掌握,提高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5、同伴互助

教师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与同事结成伙伴关系,在一起工作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课例研究,特别是有系统地教学观察与反馈,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的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6、自我教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