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是叶问第几代弟子,真是如电影所说他改造咏春拳被逐师门?

如题所述

第一代弟子,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我们作为外人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不会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因为改造拳法就被驱逐出师门。

大家关注叶问主要都是因为那一系列的电影,还有就是他的徒弟李小龙,李小龙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出名,也是因为他发明了截拳道。截拳道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全世界的武道,给武道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因为这种拳法十分的简单快捷,融合了各个派系的拳术,并且不拘泥于仅有的形式。

截拳道的重点是在思想上的转变,将阴阳五行逛入于其中,将一切有形的攻击幻化为无形,在和别人的对打中,可以轻松化解招式。叶问是一代武术宗师,他创造的咏春拳闻名中外,并且在国际上也十分有名。他的弟子将他的拳法融会贯通,并且在全球大范围的传播,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功夫。想必大家都对叶问系列电影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结尾的片段就是李小龙拜叶问为师。

实际上,李小龙向叶问学习的时间很短,之后他就前往了美国。或许从传播拳法的角度来说,叶问是不喜欢李小龙这么叛经离道,自己开创的截拳道。但是,要是说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叶问逐李这个说法,那就有些太过了。因为武学之道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还在于尊师重道,和同门友善相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已经过了数十年,谁也不清楚,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的考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关于叶问和李小龙不和的传闻,流传甚广,我们不禁会问这到底是否属实呢?实际上,叶问和李小龙的关系并非不和,但也并非师徒情深,这是由于两人的“三观”不同而决定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小龙拜入叶问门下,开始了长达6年的咏春拳的武术学习。1954年,14岁的李小龙拜入拜入叶问门下,当时的李小龙强健、帅气,学习刻苦,从不缺课,甚至是边走边练,拳不离手,可谓是一个小武痴。叶问对所有的弟子都一视同仁,虽然李小龙是故人之子,但叶问也没有对他有什么特殊化,长达6年的咏春拳的武术学,更多的时候是李小龙跟着师兄弟们学习,而叶问在一旁指导,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慢一点、慢一点”,而年轻气盛的李小龙则不以为然,两人虽有师徒之情,但也并非到了师徒情深的地步。
李小龙成为国际武打明星,传出师徒不和的传闻。当时,因为忙于拍戏,一直没有时间拜访师傅叶问,好事的媒体报出“叶问和李小龙师徒不和,甚至绝交”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更有好事者爆出,因为李小龙创立了截拳道,成为“咏春拳的叛徒”,什么叶问不再认李小龙为徒弟,一时间连香港的武术界都不平静了。
事实胜于雄辩,谣言不攻自破。传闻根本就是没有影的事,纯属捕风捉影。叶问是一个很宽容的人,他并不禁自己的弟子学习其它门派的武功,他也看到了李小龙在发扬光大咏春拳的同时,其招数确实离咏春拳也越来越远了,但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因此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师徒关系。后来,叶问与李小龙就在祢敦道金冠酒楼饮酒喝茶,随后李小龙更是陪着叶问从尖沙咀一直走到佐敦,成为瞬间的风景线。于是,李小龙与叶问不和的谣言不攻自破。
叶问与李小龙三观不合,两人的关系比较微妙和理性。在李小龙成功后,更加急功近利和充满商业气息,而叶问是一个佛系的武学家,两人不在一个频道上。李小龙曾提出以一间楼宇的代价请叶问亲自示范全部咏春木人桩法,由他拍摄成影片带回美国自行学习,但被叶问拒绝了。对此,叶问说:“我的意愿是只要求学者有心学技,则全力传授,绝不把功夫当成商品出售,最重要的是更不能厚此薄彼。”虽然是这样看上去不近人情,但临别时,叶问还是不忘提醒李小龙:“小龙,你不要走得那么快,急什么呢?”
总之,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一个佛系,一个是魔系,使他们的感情表现得过于理性。因此,师徒二人之间的交往仍是停留在客客气气的层面上,谈不上深交,但也正是叶问佛系的包容,使得二人的关系一直得以维持,并未出现不和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12-18

李小龙是叶问的第一代弟子。电影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作品。他不一定反映的是史实。李小龙曾经对自己的经历写过相关的手稿,他去世以后,他的太太整理了他的书稿后经出版人将这些书稿出版成书籍。自这些书籍中,所记载的是这样的:李小龙自小开始练习咏春拳。后来,在他青年时期去到了美国。在美国接触到了拳击,空手道等其他武术形式。李小龙博采众长深入研究。自创了一套自己的武术体系,叫做截拳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0

第一代弟子,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我们作为外人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不会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因为改造拳法就被驱逐出师门。



大家关注叶问主要都是因为那一系列的电影,还有就是他的徒弟李小龙,李小龙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出名,也是因为他发明了截拳道。截拳道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全世界的武道,给武道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因为这种拳法十分的简单快捷,融合了各个派系的拳术,并且不拘泥于仅有的形式。



截拳道的重点是在思想上的转变,将阴阳五行逛入于其中,将一切有形的攻击幻化为无形,在和别人的对打中,可以轻松化解招式。叶问是一代武术宗师,他创造的咏春拳闻名中外,并且在国际上也十分有名。他的弟子将他的拳法融会贯通,并且在全球大范围的传播,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功夫。想必大家都对叶问系列电影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结尾的片段就是李小龙拜叶问为师。



实际上,李小龙向叶问学习的时间很短,之后他就前往了美国。或许从传播拳法的角度来说,叶问是不喜欢李小龙这么叛经离道,自己开创的截拳道。但是,要是说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叶问逐李这个说法,那就有些太过了。因为武学之道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还在于尊师重道,和同门友善相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已经过了数十年,谁也不清楚,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的考究。第一代弟子,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我们作为外人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不会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因为改造拳法就被驱逐出师门。

大家关注叶问主要都是因为那一系列的电影,还有就是他的徒弟李小龙,李小龙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出名,也是因为他发明了截拳道。截拳道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全世界的武道,给武道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因为这种拳法十分的简单快捷,融合了各个派系的拳术,并且不拘泥于仅有的形式。

截拳道的重点是在思想上的转变,将阴阳五行逛入于其中,将一切有形的攻击幻化为无形,在和别人的对打中,可以轻松化解招式。叶问是一代武术宗师,他创造的咏春拳闻名中外,并且在国际上也十分有名。他的弟子将他的拳法融会贯通,并且在全球大范围的传播,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功夫。想必大家都对叶问系列电影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结尾的片段就是李小龙拜叶问为师。

实际上,李小龙向叶问学习的时间很短,之后他就前往了美国。或许从传播拳法的角度来说,叶问是不喜欢李小龙这么叛经离道,自己开创的截拳道。但是,要是说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叶问逐李这个说法,那就有些太过了。因为武学之道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还在于尊师重道,和同门友善相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已经过了数十年,谁也不清楚,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的考究。第一代弟子,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我们作为外人并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也不会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因为改造拳法就被驱逐出师门。

大家关注叶问主要都是因为那一系列的电影,还有就是他的徒弟李小龙,李小龙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出名,也是因为他发明了截拳道。截拳道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全世界的武道,给武道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因为这种拳法十分的简单快捷,融合了各个派系的拳术,并且不拘泥于仅有的形式。

截拳道的重点是在思想上的转变,将阴阳五行逛入于其中,将一切有形的攻击幻化为无形,在和别人的对打中,可以轻松化解招式。叶问是一代武术宗师,他创造的咏春拳闻名中外,并且在国际上也十分有名。他的弟子将他的拳法融会贯通,并且在全球大范围的传播,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功夫。想必大家都对叶问系列电影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结尾的片段就是李小龙拜叶问为师。

实际上,李小龙向叶问学习的时间很短,之后他就前往了美国。或许从传播拳法的角度来说,叶问是不喜欢李小龙这么叛经离道,自己开创的截拳道。但是,要是说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叶问逐李这个说法,那就有些太过了。因为武学之道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还在于尊师重道,和同门友善相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已经过了数十年,谁也不清楚,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的考究!!!

第4个回答  2019-12-19
李小龙是叶问的弟子。

叶问(Yip Man,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读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璧,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

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扩展资料

李小龙人物经历:

1,1941年,3个月大的李小龙出演其第一部电影《金门女》。1946年进入嘉诺撒圣玛丽书院念书。

2,1950年,李小龙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细路祥》,片中饰演一个从好变坏,从坏变好的孤儿,获得一致好评。

3,1962年4月,21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传授中国功夫。4月在西雅图成立“振藩国术馆”。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

叶问人物经历:

1,1949年,叶问来到香港,由好友李民之推介,认识饭店公会理事长梁相,梁相也是武术爱好者,可说是武林中人,曾习龙形摩桥,得知叶问为咏春拳陈华顺门人,即行拜师学技。

2,1955年叶问看到书信后,即日迁移到上海女子位于李郑屋邨的住处,后来生了儿子叶少华。梁相身为大师兄,叶师认“徐尚田上书一事,必是梁君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