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有什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他们都有哪些课程呢?

某校大三广电生来为你介绍一下广编课程~ 广编和我们广电的课程有一部分是重合的,所以我也可以大致一一数来。

主干课程: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与影视学,它是国家一级学科。以前上课的时候,隔壁教室总是能传来念台词的声音,就是编导班在上表演课,学习新闻学的我表示十分羡慕了。但是这科目重点肯定不是在学习表演上,重点是如何去理解戏剧与影视,培养理解能力、艺术审美感觉和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传播学、传媒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

    播音与主持除了训练大家的普通话,也是为了培养编导生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工作的能力。

    影视作品分析,如名,分为电影、电视剧两大块。中外电影史、电影视听语言、电视片分析,如何去写好一部电影的评论。其中也涉及到了视听语言的部分,比如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等等,这就是视听语言的内容了,教你学习构图、轴线、场面调度、剪辑技巧等。这些都是编导生学习拍摄和剪辑的基础。所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地基,学不好这些其他的也就半斤八两了。

    还有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等,学习分析电视节目、纪录片的拍摄剪辑手法之类的,动脑动手能力这时候就凸显了,扛机器上刀山下火海拍摄制作节目,也是我们的一大乐趣吧哈哈。

    而非线性编辑,就是学习剪辑,不管是Adobe Premiere、大洋还是final cut,学校总会教几种,不过剪辑自学起来也非常容易,难的是剪辑的思路和想法,有没有天马行空的灵感,是一部好片子的灵魂。

还有一些其他课程,编导专业的课程比较重视动手能力,也就是实践会多一些。

大致就是这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3

广电专业大二在读。

关于大学里的课程,首先要说的是,每个大学里,除了毛概、马原那些必修的课程之外,大多课程都是由学院自己来决定上什么的。题主在知道上问陌生人这些问题,不如花点心思去具体想要了解的学校的教务官网、给学校打电话、找学长学姐,甚至贴吧论坛去问。

当然还是要回答一下广电这个专业要学的东西,如果题主是想提前了解一下广电专业的内容以便做好准备,希望这些文字能帮到你。

首先是新闻学大类都要接触和学习的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等等的相关理论;传播学的许多理论也需要学习,传播学概论、新媒体传播等;还有学科相关的一些历史课程,中外新闻史、传播史。

另外就是一些文科专业都要学的课程,哲学、逻辑、社会学、文学等。

然后就是广电专业自己的课程,电视编辑、视听新闻、出镜记者、影视相关的理论、历史和技术,以及一些审美相关的课程。(审美这个东西还是挺重要的。)


其实,本科阶段可能和你预想的那种“整日研究优秀影视作品、拍视频剪视频”的状态不太一样。

大学本科的课程范围往往是非常全面,或者说宽泛的,其实,大部分的本科学习都仅仅是入门的程度,只有继续深造再能在自己的专业里继续精进,也就意味着你的专业研究方向会随着水平的提升不断细化。

另外还是要重申,每个大学学习的具体课程都是不一样的,我只能给题主提供大部分大学在相关专业上的学习方向。

以上。

第2个回答  2019-06-03

本人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读生,今年大三,可就自身情况作答。

广播电视编导的具体学科各个学校可能略有不同,以下是我的学校所修科目(核心科目),可参考,同时也是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程。

其中主干课程: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第一学年】

中外电影史、精品电影赏析(上)、中外文学史、摄影基础、广播电视概论、中外艺术史、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艺术、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广播电视写作、影像语言、精品电影赏析(下)。

【第二学年】

新闻学概论、Premiere:编辑技术、精品电视节目分析、摄录像技术、大众传播学、电视画面编辑1、DV作品创作、现代汉语、导演基础、电视文化学(选修)。

【第三学年】

电视节目策划与文案写作、电视采访学、写生考察、纪录短片创作、电视现场报道(选修)、灯光照明基础(选修)、中外优秀纪录片赏析(选修)、影视美学(选修)、视频设计(选修)、表演课(选修)。

【第四学年】

电视节目制作、实习实践、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

与多数其他专业相同,基本上大一大二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三大四就要开始进行实践,具体安排与选修科目与每个学校的教导安排有关的。当然了,同时还有每个大学生都要必修的体育、英语、毛概、马原、思修、近代史等等。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03

1 剪辑基础(老师教熟练运用pr ps final cut 软件并有期末考试等考核)
2 艺术学概论 理论课
3 影视声音光线设计
4 电视照明技术
5 纪录片创作课
6 中外纪录片 记录比较
7 论文课
8 思修
9 传播学概论
10 英语 1-4
11 时尚与摄影
12 数字艺术媒体设计
13 即时摄影



就是因人而异,有的摄影师的课完全是交流技巧,更像workshop,这种课程婚礼摄影师开得比较多。因为毕竟婚礼纪实比较看中技术和技巧方面。而人像摄影呢在我的教学班里我比较注重培养思路和摄影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梳理。不过找摄影师培训真的不建议找网红,不是说技术问题,而是学生实在是太多了。绝对照顾不过来每一个人,我有很多学生上过某大网红的摄影课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嘛,就不好说了。有的工作室找实习生那纯粹是为了压榨劳动力。我自己也是开工作室的。可以想象,除非你是很有天赋的选手。否则工作室是不会去培养你的。我们工作室第一期找的实习生已经有一个是我们签约摄影师了。这个就是天赋。


下面呢,是我给题主的一些建议。学摄影之前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是想当摄影师?还是想玩?是想拍风光?还是人像?时尚?静物?

想自己玩呢,就没必要去花钱学。可以大学报个选修课学基础,然后在网上看教程自己进步的这个过程才是有意思的。进步太快的话一下子进入瓶颈期会很蛋疼。

想当摄影师的话,拍风光就学技术看教程。多跑些地方多拍比什么都重要。

拍时尚或者静物当摄影师的话建议找摄影学校或者工作室实习。会有对口工作机会。这个比较难得。

最后就是我比较了解的人像摄影师,人像摄影师的成长之路就是找对思路,不断拍照。

我们这次不谈审美,太泛泛而谈了。审美其实就是色彩,构成,影调,模特,主题的选择。这五者相互搭配得是否合理。我们摄影师的主要思路就是从这五点骨架出发,为作品填满血肉。这个思维方式是一个摄影师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构成了不同摄影师之间区别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思路。

第4个回答  2019-06-03

广播电视学大二在读。

作为综合类大学,大一是大类招生,大二专业分流,根据时间线和专业培养计划来看,大一主要是打好理论基础,广电广告新闻的概论课都要上。例如:广播电视学概论,品牌传播概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批判性思维和VB。

到了大二,开始涉及专业课,从电视摄像开始学,同时增添视觉创意传播等培养审美和艺术感的课程。大二下从摄像进阶到电视编辑课,对后期技术进一步提高要求。还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培养采访和讲故事的能力。与此同时开设了好几门新媒体课程,主要是与时俱进,讲授短视频下半场,广电学子应该如何认识行业现状,找好自身方向。

大三的课程非常之紧凑,有好几门实验课:视听节目制作——学习完整节目制作流程,电视专题与专栏——目前不清楚具体授课内容,似乎偏向新闻方向,电视节目编导——会有去电视台走访的实践计划,各个形式的节目都会涉及,出镜记者报道——面对镜头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影视叙事学等较为深度的理论课程。

从我的经验出发,对这个专业来说,阅片量和实践经历是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不能落下。把所有的希望放在课堂和老师身上是不现实的,举个例子,因为学院学术性远远强于实务,所以我们平常写论文的频率和拍片子是差不多的,还有很多presentation,但在去电视台面试的时候,导演更加看重的是你的经验和对节目制作的想法。你具不具备前期策划的能力,你对目前市场上的综艺或是新闻节目了不了解,你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有没有作品可以反映出你的当前水平,诸如此类。

所以,根据学校定位不同,专业课不同,但最终还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