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含水系统

如题所述

坚硬的基岩在各种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变形后产生裂隙,赋存在裂隙空隙中的水属于裂隙水。就整个岩体来看,裂隙空隙率很小,只有0.1%~2%,较松散孔隙介质的孔隙度要小几倍到十余倍。裂隙在岩体上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裂隙介质较孔隙介质,在均匀性、储水性、渗透特征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各种应力成因的裂隙互相切穿、连通构成裂隙网络,形成裂隙含水系统,其空间分布和架构,决定水的赋存、运移特征。

1.裂隙含水系统的类型

按裂隙成因可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卸荷裂隙水。由于形成裂隙的应力类型不同,所形成的裂隙空间分布、发育规模及水流特性存在差异。

(1)风化裂隙含水系统

是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使地表岩石产生的裂隙中的含水系统。在风化营力长期持续的作用下,风化裂隙密集而均匀,无明显的方向性,连通性较好,往往形成风化裂隙网络,包裹在岩石表层,一般厚度为数米到数十米。自上而下,岩石风化带可分为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和弱风化带。表层为强风化带,岩石成壤作用强烈,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在中等风化带中,裂隙密集,连通性好,有利于地下水赋存、运移;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不良,母岩新鲜,成为裂隙含水系统的隔水层。

风化裂隙的发育受岩性、气候和地形控制。通常,含泥质成分较高的岩石,风化裂隙虽然发育密集,但常被泥质充填,失去储水和导水能力。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结晶岩(如花岗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风化裂隙发育,常形成良好的风化裂隙带。

地形平缓、剥蚀作用微弱的地区,有利于风化壳的形成与保存,通常在地形低洼地区和缓坡地带风化壳发育完全。在岩浆岩和深变质岩分布区,常形成上部为土壤层、中部为风化裂隙带、底部为不透水母岩的结构,这种结构为植被生长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水、土条件。尤其在汇水条件较好的沟谷中,风化裂隙含水系统能汇集较多的水量,除满足植被需水外,风化裂隙水多以下降泉或泄流的形式排入地表水中。见图5-5。

图5-5 风化裂隙示意图

风化裂隙随地形变化呈不连续分布,通常规模有限,补给、排泄途径短,泉水动态季节变化大。

(2)成岩裂隙含水系统

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内应力作用产生的原生裂隙中的含水系统。岩浆岩成岩过程中的冷凝收缩、沉积岩的脱水固结会产生成岩裂隙,通常这两种裂隙闭合性好,含水意义不大。只有两种类型成岩裂隙才有可能构成有供水意义的裂隙含水系统:一种是陆相喷溢型的玄武岩成岩裂隙构成的含水系统,这类玄武岩成岩裂隙最为发育,岩浆冷凝时,常形成六方柱状和层面节理,具有张开性、连通性好、分布密集的特点,能构成导水良好且水量丰富的含水系统,在喷溢型玄武岩分布区,常成为有供水意义的水源,例如夏威夷、我国内蒙古和海南省北部,喷溢型玄武岩中常赋存着丰富的地下水,成为当地重要水源;另一种是,岩脉冷凝形成的脉状裂隙含水系统,岩脉和侵入岩体冷凝收缩后,在与围岩接触带常形成张开性好的冷凝裂隙,这类裂隙发育深度大,近于垂直,当与其他成因的裂隙连通时,便构成具有导水和储水功能的裂隙含水系统。出露的上升泉,水量较小,动态不稳定。

(3)构造裂隙含水系统

构造裂隙是在地壳运动中产生的构造应力造成岩石破裂形成的,包括断裂和裂隙。构造裂隙分布最广,最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方向性、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随机性。受构造应力场的控制,构造裂隙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人们所观察到的构造裂隙,是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应力场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随着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的转换,受其影响的裂隙也会出现相应的压性和张性的相互转换。例如,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发生变化,使原来一些切穿长度大的压扭性裂隙转换为张性后,具有很强的导水和汇水能力。

(4)褶皱中的裂隙含水系统

图5-6 褶皱上的裂隙

层状岩石褶皱上的裂隙,按其与褶皱轴线的关系可分为纵裂隙、横裂隙、斜裂隙和层面裂隙。纵裂隙走向与褶皱轴一致,在背斜顶部为张性裂隙,延伸较长,可切穿多层岩石,在褶皱核部,则为压性闭合裂隙。横裂隙与轴线走向近于垂直,多为张性裂隙,延伸短。斜裂隙为剪性应力形成,是一对共轭节理。层面裂隙是岩层褶皱时岩层之间顺层滑动所致。发育在褶皱上的裂隙相互切割、连通,构成网络状的裂隙含水系统(图5-6)。一些隐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背斜轴部水量较为丰富。褶皱中含泥质较高的塑性岩层,裂隙易被泥质充填,导水性差,脆性岩层裂隙发育,导水性好,因此,褶皱裂隙含水系统,往往被不透水的泥质岩层分割为若干个含水子系统。

(5)断裂带中的裂隙含水系统

断裂带是构造应力集中释放造成具有位移的破裂形变。大断裂带可延伸几十千米乃至上千千米,断裂带宽达数百米至数千米。例如,阿尔金深断裂走向NE—NEE,全长1500km,由多条断裂组成,破碎带宽达20km。一定条件下,断裂带及其次生断裂和裂隙有可能构成裂隙含水系统。

断裂的力学性质和两盘岩性控制着断裂的导水和储水性。压性断裂,通常规模较大,断裂面挤压紧密,密实不透水的构造泥充填其中,为阻水断裂。当其发育在脆性岩层中时,断裂两盘,尤其是主动盘,张扭性裂隙发育,导水性好,构成以阻水压性断裂为边界的带状裂隙含水系统,具备良好的导水和储水功能,常构成沿断裂分布的带状裂隙含水系统(图5-7)。张性断裂,断裂面张开,破碎带多为构造角砾岩,发育在脆性岩层中的张断裂,常形成导水性能良好的裂隙含水系统。而发育在泥质地层中的断裂则不然,无论是压性断裂还是张性断裂,由于泥质经常充填在裂隙中,透水性很差,往往构成含水系统的隔水边界。

图5-7 断裂带裂隙系统含水示意图

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着构造裂隙的区域走向。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裂隙具有切穿长度大、方向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如华东和华南地区,挽近区域主应力场方向近SE-NW向,垂直于应力场方向,NE向断裂呈现压性,闭合,导水性较弱;而NW向断裂,却显示张性特征,其切穿长度大,导水性较好,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裂隙含水系统,具有一定的供水能力。南京大学肖楠森教授,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指出走向NW270°~290°的断裂具有良好的导水性,并利用该组断裂中氡气含量较高的特征,运用α径迹法来探寻隐伏断裂。NW向的断裂与其他方向的断裂组合,常构成导水性良好的裂隙含水系统。

2.裂隙网络与裂隙含水系统

按岩石中裂隙尺度大小可分为微裂隙、中裂隙和大裂隙三种:微裂隙,在岩石中分布十分密集,裂隙宽度十分细小,导水性差,具备一定的储水功能;中裂隙,在岩石露头上经常见到,延伸长度几米到几十米,裂隙宽度很容易测量;大裂隙(包括断裂),张开宽度大,延伸远,汇水能力强,常成为主要的导水通道。

三维空间来看,单个裂隙就像是一张在岩石中延伸的薄片(厚度为空隙宽度),当不同尺度的裂隙相互切割、连通,形成连续的导水通道时,便架构成立体的裂隙网络体系。在裂隙网络内,虽然水仅限于在狭缝状的裂隙空隙通道中流动,但还是遵循最小阻力原则,即裂隙水总是选择水头损失最小的裂隙通道运移,该通道应是裂隙网络中阻力最小裂隙的拓扑学路径组合。田开铭教授(1982)曾经做过窄缝交叉流试验,试验表明,在上、下游水头和进水流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流经缝隙交叉处后,细缝中流量减少,宽缝中流量增加,水流向宽缝中汇集。该试验说明,在裂隙网络体系中,水流总是选择宽导水性好、水流动水头损失小的裂隙通道运移、汇集。因此,空间位置低、导水性好的大裂隙,往往成为裂隙水汇集、运移的主要通道。裂隙含水系统中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水位受最低排泄点位置控制。大尺度的裂隙含水系统汇水范围和径流,可以不受地形分水岭的限制,只受控于补给区与排泄点的空间位置。

例如,山东莱州望儿山金矿,周围地层为太古宙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矿体位于NE走向的望儿山大断裂带内,呈脉状,NE走向,倾向NW。望儿山断裂带经历多期活动,后期以压性活动为主,导水性差,有数条NW280 °断裂穿过矿体。该组断裂先期为压扭性断裂,断裂平直,延伸远,倾角75 °~83 °,后期以张性活动为主,属于导水断裂。采矿巷道与矿体走向一致。矿坑涌水量随掘进深度增加而增大。目前掘进深度为-450 m,矿坑涌水量达到12000 m3/d以上,涌水量动态较为稳定,丰水年涌水量有所增加,枯水期涌水量也在10000 m3/d以上。出水点位于NWW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处或NWW向断裂附近的卸荷裂隙中(由NE向裂隙减压张开形成),呈面状和线状出露。望儿山金矿周围出露大面积的片麻岩,西部只有一个面积不足50 km2 的汇水盆地,按理不应有如此大的涌水量,但该矿恰位于NWW向区域裂隙含水系统导水通道上,采矿巷道变成该裂隙含水系统的最低排泄点,随着掘进深度加大,排泄点位置不断降低,汇集的水量也就不断增加。而周围数个与望儿山金矿毗邻的矿井,由于不在导水通道上,涌水量很小,不足1000 m3/d。从矿坑涌水量稳定而量大的特征来看,NWW向区域裂隙含水系统具有汇水面积大、集水能力强的特点。要想降低矿坑涌水量,减少排水费用,必须查明导水通道结构,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封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裂隙含水系统中,地下水渗流十分复杂,要确定裂隙水的主渗路径很困难。目前从事裂隙水研究的学者,正试图在精确测量岩体上裂隙产状、延伸长度、裂隙间距、裂隙宽度等要素的基础上,通过三维裂隙网络空间分析,建立裂隙水三维流动模型,确定导水通道位置。该研究方向是现阶段裂隙水研究的前沿课题,可能为解决复杂的裂隙含水系统渗流问题带来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