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清朝时期,北京的胡同与明朝相比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清朝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已有2077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978条之多。

北京内城的街道格局仍沿袭元明时代的风格,没有多大改变。唯一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内外城门附近建有许多兵营。另外,还建有许多宽阔宏敞的王公贵族府第。雍正、乾隆以后,清帝常年住西郊圆明园,王公贵族为上朝方便,多在西城建宅;同时,东城因接近商业区和通惠河码头,清晚期富商大贾多居于此,从而形成清晚期北京所谓"西贵东富"的城市社会结构。

清朝的北京外城已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城,而且已演变为以各城为区,以街道胡同为主的新形式。其划分中东西南北五城的方法,正与今日北京城分为东城区、西城区相同。内城居住满、蒙、汉八旗官兵及其家属,统归八旗管辖。

北京外城的建筑风格是自东向西排列,依次为东城、南城、中城、北城、西城五区。外城之东城,东至外城东城垣,北至内城南城垣,南至外城南城垣,西至崇文门外大街。其西与南城接界。南城,自崇文门外大街西至三里河街,北至内城南垣,南至天坛。其西与中城接界。中城,自正阳门外南至永定门,东至三里河,西至石头胡同(今北京大栅栏西街西口)。其西与北城接界。北城,自宣武门外大街东至石头胡同,北至内城南城垣,南至外城南城垣。其西与西城接界。西城,自宣武门外大街西至外城西城垣,北至内城南城垣,南至外城南城垣。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后,以文化基础相对较浅薄的少数民族统治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多数民族,总是心有余悸。因此,除了其他统治措施外,满清政府还强行将世代居住在内城的汉民全部赶至外城居住。这是严格执行的措施,与"剃发"、"圈地"一样都是无理可讲且不容拖延的。汉民若需到内城办事,仅限于白天,夜晚不得留宿过夜,否则将治罪。内城所有的居所主人代之以兵民合一的八旗旗人。由皇帝直接控制正黄、镶黄、正白三旗,承担对皇宫的侍卫;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下五旗由诸王、贝勒统领,担任防守内城及附近的任务。这一举措主观上既解决了进京后旗人的住所,又保卫了清皇室贵族的安全,客观上对北京老街巷的影响很大。兵民合一的八旗占据了原来的纯粹民居,改变或增加了不少具有"兵民合一"特色的街巷名称,如:××营房、头牛录、二牛录、昂邦章京胡同等;清初禁止汉人在内城居住的同时,也禁止旗人在外城居住,但在乾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却有崇文门外的"正蓝旗营房"和宣武门外的"镶蓝旗营房"等地名,大概是因为下五旗要担任防守内城及附近的任务之故。在街巷胡同的命名上,还有一些是与明朝一样体现了帝都特点的做法,即以衙署命名其所在地的街巷,如:銮仪卫夹道等;以贵戚府第名之的"佟府夹道"等等。明时,北京外城除了靠近"前三门"(主要是前门外)一带人口较多外,大部分地界是很荒凉的,越往南越空旷,外城内的东西一带也很空旷。现在内城的汉民一下涌入外城,增加了大量居宅,也增加了很多街巷,如:明时有很大空地的宣武门外,就增加了"西横街"、"中横街"、"东横街"等街巷,此外白纸坊等处,崇文门外等处亦是如此。

清朝政府的旗、汉分居政策促进了外城的发展,但由于新迁至外城的建筑已没有了老城街巷和胡同那样的统一规划,所以,新盖起来的房屋、院落就形成了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不规范胡同。这些街道和胡同使北京城比明朝时期长大了一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