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黄到心发慌,是缺素还是啥

如题所述

1、缺氮黄化
全叶发黄、叶脉发黄。新梢抽发不正常,枝叶稀少而细小。叶薄发黄,呈淡绿色至黄色,以致全株叶片均匀黄化,提前脱落。严重缺氮时出现枯梢,树势衰退。
改善:施用速效氮肥,每年每棵树0.5-1kg,分3-4次施用。
2、缺磷表现
老叶暗绿,枝叶带紫色,无光泽,甚至出现枯斑。花少,果实质粗、皮厚而且疏松。
改善:在底肥中增加磷肥,每株0.5-1kg,酸性土壤推荐施用钙镁磷肥。
3、缺钾黄化
柑橘植株缺钾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因为钾易移动并可以重复利用,会从老叶向新叶移动。
老叶叶尖和上半部分首先变黄,逐步向下扩展变为黄褐色,叶缘卷曲。果小皮薄,容易腐烂脱落。全株生长退化。
改善:改善缺钾状况可以增施高钾复合肥加腐熟的有机肥,植株有缺钾状态后叶喷高钾水溶肥。
4、缺钙黄化
柑橘缺钙一般是因为土壤酸性太大或者有机质含量太低造成了钙元素的流失。
缺钙造成黄化一般在新叶上,一般是6月前后出现在春梢上,表现为新叶尖发黄甚至枯死,新梢短,叶片小。
果实上更加明显,因为钙和果皮胶质有关,缺钙非常容易造成纵向裂果和浮皮果,直接影响果实商品性。
改善:建园时对于土壤偏酸的柑橘园,应该施一定量的熟石灰。在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可以叶喷螯合钙或多元素叶面肥。
5、缺镁黄化
缺镁是柑橘果园中非常常见的缺素情况,因为酸性、碱性和沙质土壤中都会影响镁的吸收。 另外,枳壳砧嫁接的果树也比较容易缺镁。
症状:柑橘缺镁老叶和果实附件的叶片先发黄,黄斑呈现倒V字形是显著特征,缺镁严重时病叶全部黄化。
改善:施用钙镁磷肥,也可冲施腐殖酸、黄腐酸等,增施有机肥。
6、缺硼黄化
柑橘花量大,加上硼容易因为淋溶作用而损失,橘园普遍缺硼。
症状:缺硼早期容易造成新叶变形,叶脉发黄增粗,叶片向后弯曲。叶背面有黄色水渍斑点,叶脉凸起木栓化。
果实斜裂,造成僵硬的石头果。
改善:底肥中增加硼砂,花期喷液态硼肥。
7、缺铁黄化
缺铁黄化是非常常见的黄化问题,温度和湿度异常都会影响到铁元素的吸收。
症状: 缺铁对嫩叶影响较大,表现为嫩叶变薄、叶肉发黄,但是叶脉仍旧是绿色,呈网状。
改善: 可以使用多元素叶面肥,或螯合铁溶液。土壤中施用腐殖酸黄腐酸,增加有机肥。
8、缺锰黄化
症状:缺锰时,柑橘幼叶表现较为明显,叶片变为黄绿色,叶肉失绿呈现淡绿色,二叶脉呈现深绿色,严重时黄化逐步扩大,最后仅上脉及部分侧脉保持绿色。
改善:可以喷施代森锰锌,另外使用多元素叶面肥。严重的果园,使用硫酸锰。
9、缺锌黄化
长期种植柑橘的老果园,缺锌会相对严重,因为果实收获会带走大量的锌,使土壤中锌的含量显著下降。
症状:柑橘缺锌,叶片会窄小簇生,也称“小叶病”。叶肉褪绿,叶脉间呈现黄色斑驳状。
改善:酸性土壤中缺锌可施用硫酸锌。叶喷螯合的多元素叶面肥。另外施用杀菌剂时选择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锌等可以补充锌元素。
10、缺钼黄化
缺钼造成的黄化,容易被错认为脂点黄斑病的前期。
症状:缺钼造成的黄化在新叶老叶都有,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斑块,俗称黄斑病。
11、缺硫黄化
柑橘缺硫表现为新梢全叶发黄,叶片变小,老叶仍呈绿色,形成明显对比。 新梢内卷扭曲,多丛生。
改善:柑橘缺硫可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加有机质。
12、缺铜问题
铜为不可转移元素,故新叶显症状。幼枝上部扭曲下垂或呈“S”状,以后顶端枯死。叶片扭曲,叶脉弯曲呈弓形。
改善:一般果园较少发生,叶面喷布0.2%-0.3%硫酸铜、波尔多液或含铜杀菌剂,对矫治柑橘缺铜有较好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缺素症状一般是很少单独发生,混合发生的情况较多,要注意识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