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日常是怎样的?

美术学学生是不是每天都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呢?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

我是某艺术学院的一名在校生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一般分为两部分吧,一部分美术史论专业想要努力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会日常在图书馆学习了解更多关于美术学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为未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做准备,一部分美术教育专业的同学会多学习一些绘画,美术中的油画国画水彩等等都在学习范围类,然后也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美术学专业偏向于学术性的,所以理论知识功底要求比较高。

另外的一部分则是不想继续学习本专业,在上大学时就会找准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努力。 我自己选择的国画,学了线描,书法,壁画等等,大学四年三次外出写生,(这已经是艺术院校中超棒的了,即使是美院都很难做到外出这么多次,,)大二下半学期去了威海半个月,大三上半学期我们去了西部敦煌,再到四川,西安,绕了大半个中国,下学期又去了苏州,本来没怎么出门的我很快在大学有了周游全中国的感觉……

至于会学到什么,其实上了大学,全是靠自己,学校会提供给你的只有平台,环境和资源

如果你想学,课程里没有,老师没有教,那你完全可以从网上,图书馆,社团,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和了解。


但是学校之间毕竟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山东大学属于综合类大学,它的美术类,与美院最大的差别,我认为就是环境和眼界。在我们学校,大部分人是因为文凭而学习,很少有人会选择研究专业,(但是每一届学生又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山大身处济南,平时的画展会很少,我们有些喜欢画画的基本都得天天坐车去北京上海之类的地方观展,是有些不方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6

作为一个学美术的艺术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告诉你们。

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日常相比其他的美术专业对于我这个人来说应该是最乏味的,但学习的知识却是比较多的。就相当于文科与理科的区别,更多的是文学和史论的学习,当然它也有美术专业的学习,包括在绘画写生,摄影的基本运用还有考察美术遗迹,了解美术史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觉得挺有趣的,还是根据不同的人的喜好。

美术学专业主干学科是艺术学、教育学。美术学的基本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摄影基础等,油画、雕塑、国画、版画、壁画、插画、等,各种美术史论研究和其余纯美术专业的绘画基础技能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校的美术学专业课程都不太一样具体看该学校的教学大纲。

但是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能力:

一、具有全面理解和掌握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具有高于常人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辩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
三、了解和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
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在美术教学、美术研究以及其他教育工作。

第2个回答  2019-06-03

其实在刚开始进行集训的时候 其实每天都在画画 ,每天。每次画完一张素描,半只手都是黑色的 铅笔灰都进指甲缝里 很难洗干净。冬天画完色彩 洗调色盘很痛苦。

临摹范画也是 总会看上一会仔细揣摩画里面的构图及画法从中去领悟、去学习其中的奥秘然后为自己所用,运用到绘画上去。有时候会因为黑白灰画的不好 人物速写鼻子画歪 色彩颜色不和谐而撕掉画 重新画。

而现在上了大学  接触的东西会更多学的也比较广!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画或者学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

我现在学的是舞台美术设计  课程是属于一半理论一半专业课 加上一些实践课程 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3个回答  2019-06-11

本人是此专业学生

作为美术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每天都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这肯定不是现实的,得多出去走走,多去接触一些不同的人,也要多看不同派别的大画家的日常,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他们的一些名画。还有就是日常的理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专业是以史论为主的,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肯定要多看些中外的美术史论。有时候还会去一些美术教育机构,去做一些讲解,有时候代课也是挺累的,但是因为自己挺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我就觉得没什么了。后面想要考研的话,就更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基本都是图书馆,上课,宿舍。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我学习的是美术学,大学这几年收获各不同。大一时我主攻素描,色彩,到大二在书法这块非常努力,那时我们的师兄们常在省内外获奖,给与我们莫大的鼓励,三年下来,在楷书和行书下功夫最大至于国画我非常热爱,只是以书法为主,国画为辅。现在越来越觉得机构与家长之间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太多的弊端让我对教育行业发展作了新认识,现在的教育已沦为服务行业,试问师严何在。目前我在校冲刺考研,在三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中,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让自己满血复活。作为这个专业肯定要多出去走走,多见世面,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才能丰富自己。

如果真的喜欢艺术,我觉得自己可以把目标定高一点。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首先我觉得阅读量很重要,所以趁大学期间一定要把该读的专业硬书啃完。比如中外美术史,艺术流派,当代艺术也要了解,读书的过程中眼界会上去,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能力也会比别人强。硬书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很重要。我现在大三的发觉自己以前闲书看多了,专业硬书看的不够,所以要狂补。很多硬书枯燥不易理解,我觉得《艺术的故事》是必读,而且有一定的学术高度。

绘画能力的话,美术史多读一些会知道绘画的高度,对于绘画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帮助。我认为绘画能力多练习可以提升以外,很大一部分要靠对生活的经验和感悟,就像那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就需要多观察,多看。多关注一下艺术动态和展览,有一个比较好的软件推荐:艺术看展。如果所在城市美术资源不够丰富,可以存钱多跑跑一线城市,展览层出不穷,绝对大开眼界~建议看展之前最好先对艺术家和展览风格有一个了解,这样收获会更大,不至于白跑一趟。不管是当代艺术的展览还是过去的展品,目睹实物总会比图片来的震撼。之前去北京逛的时候碰上了一个俄国的油画展览,看到了列宾和克拉姆斯柯依的原作,很激动~

最后推荐一个有用而且轻松的学知识的方式:借助纪录片和视频。b站上面的资源真的非常多,bbc有很多关于艺术的纪录片,还有一些个别艺术家的特辑。可以帮助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还有各个艺术流派的发展过程。还有陈丹青的《局部》做的还不错,无聊的时候看一看也是挺开眼界的。还有我前不久发现的一个软件:那特艺术学院。里面有特别好的艺术学院的教授和名师开课,都是艺术课程,有理论的、设计的、绘画的等等~但是会收费。

第4个回答  2019-06-01

作为一名大三的美术生 美术类分很多专业,雕塑、油画、装饰、环艺、

平面、等等,摄影和化妆也是由美术升入的。

那大学间的学习就很简单明了了,除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知识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会有一些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要共同学习的,类似毛概等。

我相信所有大学都一样,上课的时间有多有少,但课下时间都是相当充裕的,看你自己如何安排了,只是希望顺利毕业是很容易的,更高的自我要求和兴趣所向会使你自己将时间划分。

总之,简单来讲,艺术类的学生的上课时间是一半专业,一半理论,文化课学生理论课居多甚至是全理论,或许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背诵吧,需要背的东西多了,就会觉得很累。

大学里,忙不忙,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