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性真的比现代人还开放,全穿露胸装吗??

如题所述

古装剧推动下的“齐胸襦裙”热潮
随着许多古装剧的热播,特别是像《大明宫词》、《武媚娘传奇》等经典的大唐古装剧,剧中宫廷女性的着装受到了汉服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剧中女明星穿着的“齐胸襦裙”更是受到汉服爱好者的喜爱。因此,所谓的“齐胸襦裙”甚至成为了唐朝女性服饰的代表。许多商家看准了这一商机,以影视剧中的服饰为参考,纷纷推出了各种款式的“齐胸襦裙”。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误导观众。
“齐胸襦裙”的认识偏差
很多人将这种单层上衣、齐胸下裙的汉服称为“齐胸襦裙”,其实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齐胸与齐腰是汉服的两种穿法,而以上所提到的单层上衣的汉服正确的名称应该是“齐胸衫裙”。那么,究竟什么是“襦裙”,什么是“衫裙”呢?其实,“襦裙”的出现时间比“衫裙”要早很多。襦裙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并一直流行到明代。而且,襦裙的形制有文物可依。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
襦裙与衫裙的主要区别在于上衣的形制。如何区分汉服是“襦”还是“衫”,关键在于所穿的上衣是否有腰襕、是否为单层、是否有交领形制。上襦,是指有腰襕的短夹衣,单层称为单襦,双层称为复襦,典型的例子是晋襦。那么,腰襕又是什么呢?腰襕是襦特有的,拼接在腰部的装饰织物,根据布料的软硬及做法有不同区别,如较硬的布料能起到衬形作用,较软的布料能防走光,穿于外面还可收腰,增强视觉效果。“襦”一般为交领。“衫”的形制一般为单层、直领,很少出现交领上衫。在穿法上,“襦”穿在裙里面,而“衫”一般套在裙子外面。所以,衫裙的穿法正如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所展示的那样。
“齐胸襦裙”并不是唐代女性的服饰
受许多唐朝古装剧中女性衣着的引导,我们一直认为所谓的“齐胸襦裙”就是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其实这也是错误的。除了在服饰的形制和穿法上,我们已经混淆了襦裙与衫裙的区别,而且在相关的出土文物中也无法证明唐代女性服饰就是“齐胸襦裙”。相反,我们一直认为的“齐胸襦裙”在穿法上其实是一种吊带裙!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上述两个女俑这两款裙子的群头都有细细的肩带连接。并且这种裙子的穿法是在胸前合围,所以裙角才会向外翻卷。而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并不是孤例。除了陶俑,很多古画也有细节描绘吊带裙。
汉服的“齐胸襦裙”是为现代产物
由此可见,汉服中的“齐胸襦裙”与唐朝女性服饰并无多大的联系,只是现代商业化下产生的文化产物。由于“齐胸襦裙”至今没有出土实物和相关文献记载的具体形制,所以它的形制塑造只能根据一些古画、壁画和陶俑做出猜想性的复原。在具体形制的设计上还借鉴了日本和服的袴装,并根据实际的穿着需要在细节上进行修正。例如,女生在穿“齐胸襦裙”时常出现滑掉的问题。因此,商家在“一片式”的下裙基础上加以改造,变成“两片式”的下裙,更好地解决了裙子容易掉的问题。但是由于这样的改动与原来古代服饰的设计有所不同,并且是借鉴了日本和服的袴装的设计,所以自然就遭到抵制,认为“两片式”的齐胸襦裙不能算是汉服。
有人认为“齐胸襦裙”与韩服、日本和服没有什么差别。其实“齐胸襦裙”作为汉服的一种,具有浓郁的汉元素在里面。像下图一样,穿上和服、汉服和韩服呈现出不同的整体形态。话说这三者中还是我们大中华的汉服好看一点。从上衣来看,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大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不明显,近似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另外有一点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是源于古老中国的汉服,它们都是在汉服的基础上融合它们国家的民族特色才发展形成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大中华的汉服并没有抄袭韩服、和服,相反是它们抄袭的我们。
总之,“齐胸襦裙”在形制上借鉴了许多古代女性服饰,并加以创造发展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现代的服装款式融入一些汉元素而成,可以称作是汉元素的时装服饰。并且这些“汉元素”都是古代女子服饰稍作改良而成,在整体的形态上仍旧保留了许多古代服饰的风格。这样的服饰虽然不能称之为古代服饰的重现,但也是在融合了古代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艺术风格相结合,既是对古代传统服饰的一种继承发扬,同时也是对现代服饰的一种创新。这也正是汉服复兴的精神所在!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看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